“山东境内有个河南的县,河南县里有个山东的镇,山东镇里有个河南村,河南村里住着山东户,山东户里还有河南人……”说的正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樱桃园镇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城关镇区域现状。这种行政区划“飞地交叉”的特殊现象,全国也极为罕见。多年来,在聊城市委政法委“破界融合,协同一体”工作理念指导下,莘县樱桃园镇赓续创新“枫桥经验”,丰富时代内涵,为省际“飞地”治理递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打破省界限制同下“一盘棋”
宽阔的省际公路由北向南通往范县新区,路西是樱桃园镇政府所在地,路东则是范县老城(现归城关镇管辖)区,中心线是两省分界线。沿街民房交织、商铺林立,人流车流熙攘。
“范县老城区地处山东境内,占地约3平方公里,人口近1.5万,其中金村和张扶村完全被樱桃园镇樱东、樱西等8个村环绕,只有一条公路与范县新区相连。而在范县,樱桃园镇所辖的王亭、张青营村及海清花园、龙泰御景小区同属一个情况。说是犬牙交错,一点不为过。”樱桃园镇派出所所长蒋涛说。
资料记载,樱桃园镇与城关镇历史上一度同归范县管辖,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任县令。一直以来,两地人员往来密切,与此同时,引发的生产经营、婚姻家庭、财产权属等跨界矛盾纠纷也层出不穷,却因为一条行政“界线”增加不少调处难度。为促进省界区域和谐繁荣,樱桃园镇破除省际界限,融合两地政法工作机制,靠前沟通交流、延伸协作空间,两地部门互融共通、同频共振,探索出一条“党建统领、融合发展”的省级“飞地”特色治理之路。
推进社会治理同织“一张网”
“感谢他们为我讨回公道。”说这话的是莘县樱桃园镇居民张某。几年前,他与范县城关镇韩某结婚,并在城关镇开了一家粮油店,婚后育有两个男孩。
2022年6月,双方婚姻出现状况,张某提出离婚,韩某则索要8万元“补偿”。为防止事态升级,两地司法所共同梳理案情,制订调解方案。最终经调解,一场“跨省”纠纷圆满化解。
在范县城关镇,由公安民警和司法人员组成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办公室”格外引人注目,其人员组成、工作流程与莘县樱桃园镇“两所一室”如出一辙,这是两地社会治理同织“一张网”的真实写照。针对矛盾纠纷化解、社区矫正等社会治理工作,两镇持续加大融合步伐,建立联排联调和社区矫正联动机制,推行“1+N”学习交流机制,内容涵盖信息采集、网格化治理、矛盾纠纷调处等多个方面,为边界区域社会治理编织出一道“安全防护网”,有力维护边界区域的和谐稳定。
治安联防行动“一体化”
为杜绝因边界区域“三不管”现象引发的治安隐患,莘县樱桃园镇与范县城关镇共同构建“纠纷联调、警情联处、案件联办、资源联享”工作机制,强化联动合作,筑牢治安防线。
2022年4月,城关镇发生多起电动车被盗案件。城关镇派出所发出警情通报后,城关镇抓源头,樱桃园镇盯末梢,两地警方通力合作,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成功破获一起涉及鲁豫多地的电动车盗窃案。
多年来,秉承“治安打防一体化”意识,秉承“友谊第一、协作第一、配合第一”精神和“一体化、常态化、实战化、长效化”协作机制,两地公安机关围绕安保维稳、打击犯罪、治安管理、网络安全、应急处突五大领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友邻派出所所长工作例会,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分析形势,共同推进警务协作和边界联防高质量发展。共同提高治安防范能力,完善抓捕犯罪嫌疑人协同机制,为两省打造出边界区域的“平安高地”,努力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治安管理目标,为该区域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创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