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南水北调,调来的不只是长江水-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3 11/27 08:52:55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南水北调,调来的不只是长江水

字体:

  一渠架南北,天河通水来。近日,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台儿庄泵站徐徐开闸,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启动第11个年度调水,将为齐鲁大地再调来10.01亿立方米长江水。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次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滚滚南来之水,不舍昼夜,一路北上,润苏北、济齐鲁、惠冀豫、通京津。在山东,工程累计调水超8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4000万,而调来的,远不只是长江水。

  调来“解渴”水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在我国水资源分布图上,这个“不等式”曾一直困扰发展大局。随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调南水解北渴的梦想变为现实。

  “特别是2014至2017年胶东半岛连续干旱出现严重供水危机期间,南水北调工程与地方引黄工程、胶东调水工程联合调度运行,向胶东半岛输送长江水、黄河水25.06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区域用水安全。”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刘长军说。

  一条调水线,就是一条生命线!

  “以前喝的是苦咸水,现在水垢少了,口感好了,熬出的米粥又稠又香!”武城县郝王庄镇庞庄村村民张金云说。

  多年来,庞庄村因地下水含氟量高,村民大都患有氟斑牙,村子因此被叫作“黄牙村”。自2015年底武城县开始引入长江水,老百姓彻底告别了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如今,通过南水北调在山东境内长达1191公里的“T”字形大动脉,全省13市、56个县(市、区)能调引长江水,每年可增加13.53亿立方米净供水能力。而经山东省北上的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还进一步提升了天津、河北等地水安全保障能力,华北平原的供水格局和水资源配置得到持续改善。

  调来“生态”水

  初冬时节,站在位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至高点”——八里湾泵站瞭望塔上放眼望去,东平湖风光秀丽、水天相接。作为东线工程的重要一环,如今的东平湖已成为集供水、防洪、灌溉、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水利工程。千里长江水通过湖区两个节制闸,一路向鲁西北和华北地区奔流而去,一路向济南及胶东地区浩荡而下。

  改善沿线生态环境、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南水北调工程早在规划设计初时就重点关注的议题。“当时最大的困扰在南四湖。”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高德刚说,东线调水,成败在水质,关键是治污。南四湖承接苏鲁豫皖4省32个县(市、区)的来水,主要入湖河流53条,水网交织,治理难度大。

  面对沿线水污染问题,山东创造性实施“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开创了全国首个劣五类水体通过治污达到三类水体的典范。“不仅绝迹多年的银鱼、鳜鱼、毛刀鱼等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鱼类重新出现,连‘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也回来了。”微山县摄影爱好者赵迈告诉记者,近几年,他在南四湖周边拍到的鸟类超百种。

  水质改善了,但要维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仍离不开水源的补给。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通过水源置换等措施,累计生态补水7.37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南四湖、东平湖生态环境,“泉城”济南泉水持续喷涌。放眼整个北方地区,南水北调沿线受水区各河流湖泊利用引调江水及时补充蒸发渗漏水量,蓄水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调来“发展”水

  水资源格局牵着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一渠清水北上,也悄然开启了古运河复兴之路。

  近日,在京杭大运河济宁港航梁山港,满载2000吨煤炭的济港货“0001”号集装箱船起锚,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直达杭州。

  “以前河道淤塞,再加上缺水,大运河济宁以北到梁山段几乎没什么航运价值。”济宁港航梁山港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王兵回忆。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京杭大运河航运迎来“新生”契机。高德刚介绍,东平湖和南四湖是南北输水干线的“咽喉”,两湖段输水工程充分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调水,利用梁济运河和柳长河航运结合设置输水线路,打通了两湖段的水上通道,新增通航里程62公里,打破了京杭运河济宁以北不通水的局面。目前,京杭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达877公里,成为国内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不仅供水,还能排涝。2021年秋汛,东平湖持续超警戒水位20余天,济平干渠、柳长河和梁济运河段等工程协助东平湖洪水北排、南排;2019年抗击台风“利奇马”,台儿庄泵站开启机组助力城区排涝,小清河干流抢险过程中,工程分洪600余万立方米……近年来,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累计为沿线泄洪、分洪5.94亿立方米,有效减轻了沿线地区防洪压力。

  调来“智慧”水

  走进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邓楼泵站管理处中控室,显示屏幕上,引水闸、主厂房、泵站机组等模拟场景循环切换,机组运行参数、工情、水位、视频监控等实时信息一目了然。数字科技的充分运用,使数字孪生邓楼泵站和实体无论“气质”还是“长相”,都如同复制一般。

  “作为水利部首批先行先试数字孪生工程项目之一,系统部署上线后,先期开展了智能优化调度、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自诊断和智能巡检三个典型场景的仿真与模拟推演测试,取得良好效果。”省水利厅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处处长周韶峰告诉记者。11月1日邓楼泵站开机前,现场人员依托数字孪生平台和智慧调度“四预”应用,生成了综合性能最优的开机组合方案,大幅度提升了泵站运行效能。

  治水兴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山东正加快推进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作为山东省唯一跨流域跨省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也是构建“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省级水网总体布局的主骨架,其综合效益的发挥昭示着未来山东现代水网的巨大潜力。随着水网建设不断联网、补网、强链,“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将日渐完善。

  一渠清水连通南北,也通达着对未来更多的想象。(方垒)(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