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5/31 19:32:32
来源: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字体:

85岁的济南市民牛爷爷突感胸闷、心悸,伴随头晕、眼前发黑、恶心呕吐等症状,老人突发不适吓坏了家人,赶紧拨打120送至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牛爷爷的心电图显示,他存在快速型心房颤动,入院后完善检查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手术指征明显,心内科三病区副主任医师毕泗宁结合患者动态心电图认为符合慢快型心房颤动,必须及时积极治疗,安装起搏器来维持正常的心率。

因牛爷爷年龄较高,且高血压病史三十余年(2级,极高危),既往身体状况较差,毕泗宁带领心内科团队缜密评估牛爷爷的具体病情,“考虑到患者高龄,八年前因胃淋巴细胞瘤切除了大部分的胃,食道反流严重,不能长时间平卧,且常规双腔起搏器术中出血风险、囊袋感染、起搏导线损耗等风险大。”毕泗宁介绍说,他在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向牛爷爷及其家属推荐了“无导线起搏器”。

该起搏器无需植入心内膜导线,也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而且Micra无导线起搏器直接植入在心腔内,无伤疤、无切口,不仅术后恢复较快,植入后也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稳妥起见,手术邀请了北京安贞医院心脏专家戴文龙教授主刀,为牛爷爷解除“心病”。术中,戴文龙与毕泗宁默契配合,通过股静脉将无导线起搏器输送到心脏,确定起搏器精准且稳固地固定在右心室后详细测试,确保起搏器参数无误后,手术顺利结束,整个过程仅用时30分钟,创口仅9毫米,术中基本无出血,牛爷爷术后当天就能下床活动,术后三天就出院了。

自手术成功以来,牛爷爷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起搏器胶囊大小的身躯给85岁的牛爷爷带来了“大能量”,他感慨道:“以前老觉得心脏问题是个‘大’问题,需要‘大动干戈’才能解决。没想到现在技术这么先进,一个小小的起搏器就能解决大问题。”牛爷爷的家人也对此次手术赞不绝口,连连致谢。

据了解,此手术为医院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这标志着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起搏领域迈向“无导线”微创新时代,为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更高效、创伤小的治疗新选择。这一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不仅体现了医院在心脏起搏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力,更展示了医院对患者需求的深度理解和积极响应。(完)

【纠错】 【责任编辑:夏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