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向制造业数字化要“增长数字”-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6/21 16:35:35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临沂:向制造业数字化要“增长数字”

字体:

  山东省临沂市通过实施“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工赋临沂·益企行动”等专项行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赋能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分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水平整体提升。临沂市向制造业数字化要“增长数字”,省两化融合评测中心报告显示,临沂市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率由2020年的82.3%提升至2023年的90.4%;生产设备数字化率由44.3%提升至58.3%;实现智能化生产的企业比例由7.2%提升至9.5%,均居全省前列;累计获批省级“晨星工厂”105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1家,累计完成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68家、居全省第4位。

  生产线上的数字化智能化

  6月18日,在山东金利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内,AGV运输车沿着设定好的路线在油缸智能制造车间与仓库之间穿梭,搬运着生产所需的零部件,而工人只需要在程序上下达搬运指令即可。同样的场景并不鲜见,在山东玻纤集团,产品从拉丝车间运输出来一直到烘干区,全程不见一个操作工人,只有AGV运输车在运行,经过后续质量检验与包装后,产品又被自动运送至立体仓库储存,工作人员从满墙的电子屏幕中,就能实时观察生产线上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全流程智能监测监控。如今,该集团工人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都在与智能化设备打交道。“一个炉台一个班只‘捣鼓’那么一两次,余下的时间主要在提升质量方面下‘细功夫’。”拉丝工刘跃说,在车间里巡检成为他的日常工作。

  在中科智能3D打印智能制造中心,传统零部件加工存在的噪音、高温等情况统统不见了,只有一排排3D打印机在工作。经由3D打印机制造出来的产品,精度可达每层0.06毫米。

  近年来,临沂市推动企业数转智改发展,每年推动400家规上企业实施设备更新改造,每年认定20个数字化转型标杆,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持续开展“工赋临沂”行动,免费为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和培训。

  从卖设备到卖方案

  为让产品更加适应当下企业的生产需求,山东沂水机床厂有限公司在生产机床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与客户智能化生产车间的适配性。公司为碳纤维行业坩埚再制造工艺量身打造高端数控车床产品,是解决航空航天、医疗、光伏等行业熔炼金属、稀贵金属、非金属方面应用加工工艺问题的定制数控专机。

  从提供智能化生产设备到为制造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临沂市在推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层面又走了一步。

  “我们公司生产的六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主要是针对汽车、工程机械、大型零部件行业的搬运、码垛等场景特定研发的产品。”临沂临工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工作人员黄岩岩说,“这个产品可以辅助AGV产品、智能生产流水线、智能仓储系统等,实现一个互联互通的综合解决方案,为企业提高工业智能制造水平,打造全流程智慧工厂。”

  据了解,临沂临工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制造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在智能产线、智能物流、智能仓储以及工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助力客户全面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国内外500余家知名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向智能要产能

  在森固(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装饰粉体生产车间内,几乎不见搬运货物的工人,只有一台台码垛机器人在不停地忙碌着。“现在生产车间采用自动化原料输送系统、计量灌装线系统、包装系统,生产线后端也采用工业机器人自动码垛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颜晨说,经过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公司现今产能与半机械化时期相比提升了6倍。

  而在山东恒泰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伴随着织机穿梭,经纬交织,一匹匹割绒走下生产线。“我们引进了智能化自动化织造设备,原来需要一个工人看一台设备,一台设备一天生产120米割绒,现在一个工人可以看5台设备,每台设备每天生产280米割绒,且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合格率达99%以上。”该公司车间主任周忠坤说,“我们生产的割绒主要用来做滚刷绒和清洁绒,产能的提高为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提供了可能,如今我们的割绒类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如今,临沂市还有很多企业正在往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方向迈进,随着临沂市制造业在智改数转方面的不断探索,临沂发展工业的底气将会更足。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