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贾云鹏
近年来,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加速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持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汇聚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持续赋能创新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研究员乔竹辉正带领轻质合金成型团队开展超铝导线的研发生产,为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期我们帮助企业攻克了铝合金锻造工艺,为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超铝导线可以实现高压电线的轻量化、节能化,必将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团队助理研究员李波介绍。
在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科研人员测试雪蜡性能的部分仪器和装备。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摄
作为山东首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着力解决高端装备材料和绿色制造方向的关键技术问题。“我们以服务地方重大产业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与战略高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创新,将实验室打造成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成为面向山东、辐射全国的先进材料和绿色制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和成果转化基地。”乔竹辉说。
一个省级实验室,带来的是创新要素的高度集聚和创新成果的高频输出。自落户烟台以来,实验室已走访对接企业130余家,先后与30家企业及高校签订技术合同,合同金额3000余万元,整体辐射带动企业销售增加值10亿元左右。
作为山东四个省级新区之一,烟台黄渤海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加快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载体,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
烟台黄渤海新区先后引进了包括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北师大烟台分子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烟台)智能传感技术与系统研究院、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冰轮山大氢能技术研究院等在内的46家高能级科创平台。2023年,这些高能级科创平台累计开展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发150余项,完成人才培训2600余人次。
企业向“新”而行,锻造新质生产力
今年5月,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国内Ⅲ期临床试验,完成全部患者入组。目前,全球尚无用作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生物药获批,泰它西普有望填补这一领域空白,为患者带来新选择。
1月9日,在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黄渤海新区的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生产操作。
选择创新药赛道的荣昌生物,用创新锻造着新质生产力。据荣昌生物副总裁温庆凯介绍,目前公司管线储备上,处于研发和商业化阶段的创新药达20余个,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8款产品正开展用于治疗几十个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今后每年都会有数个新药申报临床。“也正是凭借着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的丰硕成果,荣昌生物已然成为国内ADC赛道和自身免疫赛道的领跑者。”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黄渤海新区已聚集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竞争力的创新领跑者,企业向“新”而行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高性能纤维研发生产的科技型新材料企业,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高分子新材料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搭建起从基础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的研发创新组织体系。在创新引领下,公司先后突破氨纶、间位芳纶、芳纶纸、对位芳纶等高性能纤维领域多项“卡脖子”技术,在全球率先推出发光纤维、纤维锂电池、绿色印染等多项技术,形成了一大批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凭借全球首创的等离子体点火及稳燃技术、混氨燃烧技术以及智能数字化图像火焰检测技术等,啃下了节能降碳减排的“硬骨头”,实现了对燃煤锅炉从点火端、燃烧端到排放端的全流程节油降耗减排,每年累计可为地球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近600万吨。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题中之义。烟台黄渤海新区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和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正加紧建设中的烟台力华电源科技有限公司25GWh大圆柱储能电池项目,是当地发展新型储能产业的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主要建设研发楼、电芯车间、化成车间、模组车间、综合站房等,新上全自动电池生产线,专注生产‘46直径系列’大圆柱电池。”烟台力华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洋介绍。
为抢占新型储能产业赛道,黄渤海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新型储能产业园,打造新型储能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产业生态。目前,黄渤海新区新型储能产业已初具规模,集聚了30余家重点企业,涉及电池材料、电芯电控、系统集成、氢储能等领域,其中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
在未来产业方面,黄渤海新区同样超前布局。以低空经济为例。今年1月,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的TR100大型垂直起降无人运输机成功首飞,这是继TP500大型无人运输机首飞成功后,壹通无人机又一产品系列的成功,标志着黄渤海新区具备了大型无人机自主研制能力。
据介绍,TP500今年将投入小批量生产,新研发的各型号无人机也将陆续开展试飞。依托完备的制造产业体系,黄渤海新区正快速推进TP500大型无人运输机装备基地,未来有望推进更多高科技、新型号无人机整机装备基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