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将海带甩到半空,再铺在鹅卵石上晾晒。
7月的大钦岛,球石滩上,海带飞舞。
每年的5月至8月是海带收割的季节,长岛综试区大钦岛上便成了海带的世界,晾晒场面十分壮观。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这座渤海深处的“海带王国”,广袤的“蓝色粮仓”上船来舟往,码头上吊、运、晒、收、捆,环环相扣,一曲抓晴天忙丰收的耕海牧歌唱响在青山碧海间。
争分夺秒抢收
海带收割进入收尾期
大钦岛位于长岛北部,渤海海峡中段,大钦岛乡是山东省距离陆地最远的乡镇。7月底上岛,海带收割已进入收尾期,岛上到处都铺满了海带,大家正在晴好天里抢收割、忙晾晒,一片繁忙景象。
7月22日凌晨4点多,此起彼伏的船只马达声打破了大钦岛的宁静。万亩海田里,养殖船穿梭在一排排由浮球、养殖绳构成的“田垄”中。工人们将一根根海带钩到船上,数个小时后船上便垒起了一座座“海带山”。在渔港码头,成吨的海带被吊起放在运送车辆上,运往各处晒场晾晒。
大钦岛小浩村是著名的“中国小浩海带”的故乡,海带养殖已有近70年的历史。“现在已是海带收割的尾期,还有十来天就结束了。”小浩村养殖一厂工人唐家云说,近几年海带的价格还算可以,今年海带一级菜的价格在15元/斤,二级菜和三级菜在14元/斤至13元/斤,毛菜两三元一斤。
“大钦岛海域的海水水质、盐度及气候、光照,特别适合海带生长,海带中碘、醇、胶等含量丰富,品质高。”大钦岛乡党委宣传委员许伟兴介绍说,大钦岛的海带在鹅卵石和石头滩上晾晒,好处是升温更快,空气流动性好,晒干的海带没有沙子、泥土等杂质。
向远海推进
拓展“蓝色粮仓”
在大钦岛,海带养殖是主要产业,是渔家大海种田的“主粮”。近年来,长岛综试区大钦岛乡科学规划养殖空间,采用多层次综合养殖拓展“蓝色粮仓”仓储空间,促进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大钦岛人不仅在海上“造田”,也在海底“播种”。小浩村从2018年到2022年,连续4年向海里投放人工鱼礁、投石2.5万方,通过海底布礁,营造“海底森林”,既促进周边海域海洋生物的增殖,也为渔民增收提供了优良的生产环境。
据统计,大钦岛乡现有海带养殖面积1.3万亩,近年来引进“丰宝一号”“B013”“E25”等海带品种,2023年全乡收割鲜海带20余万吨,加工干海带2.5万余吨,年产值达3.2亿元。海带常年销往日本、韩国等地,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上。
另外,在三产融合方面,大钦岛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通过举办海带丰收节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海带之乡 渔牧大钦”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下一步,长岛大钦岛乡将深化与区海洋经济促进中心及相关科研院所合作,以研发之智和科技之力挖掘来自海洋的优质蛋白,做强海洋之“芯”,不断建设更优质高效的“蓝色粮仓”。(钟建军 吕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