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盐茶古道走出新“日照”-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9/12 11:48:54
来源:半月谈

半月谈丨盐茶古道走出新“日照”

字体:

  半月谈记者 张钟仁 郭绪雷

  日出初光先照。从“一望无际波涛起,半夜垂帘听海语”到“悬灯洋货舟中市,插汉虹梁郭外城”,走过千年岁月,山东日照这座岸线曲折的海滨小城依海而立、因海而兴,始终勇立时代潮头。经过治理、保护和修复,昔日坑坑洼洼的盐茶古道、飞沙漫漫的海岸线,如今已连缀起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靠海吃海,盐茶古道历兴衰

  在现代汉语中,“海曲”一词指海隅、海湾。而在西汉时期,“海曲”特指如今的山东省日照市。在日照市博物馆,半月谈记者看到这样一枚铜印,它的鼻纽古朴别致,铜印上“海曲督印”四个字清晰可见,篆法精妙绝伦。据了解,这枚铜印是一方汉印,出土于清朝咸丰年间日照县瞻埠潭一名村民手中。

  编修于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日照县志》上记载:“海限塞山,有此一曲,故名。”“海曲”这个名字高度地概括出了日照的地理特点——被海洋所围限,被群山所阻塞,这里是山海间的一曲之地,是僻居海隅的一处小地方。

  虽然地理位置上略显偏僻,但当地海洋资源特别丰富,沿海滩涂广阔,港汊沟渠连为一体,气候四季分明,是盛产海盐的宝地。良好的地理条件为先人们“靠海吃海”自给自足打下了基础。西汉时,海曲县便设有盐官,管理当地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

  在汉代,因为盛产海盐,海曲县成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日照县志》中记载:“古称铸山煮海,轶世富强。”海曲汉墓、大古成墓地发掘出土了众多的精美漆器和丝织品。“汉代漆器是名贵的手工业品,《盐铁论》里所说当时富人使用的‘银口黄耳’‘金错蜀杯’,就是这类器物。”日照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玉说。

  与盐产业密切相关的是交通。约从春秋战国时期,羊肠山道上的辘辘毂声,就将黄海滩涂与内陆连接,并为后人打磨出一条商道的雏形。大批食盐通过车拉、人扛,越过一道道山梁走出海岸线,为沿海人家换回谋生物资。在过去的数千年间,这条翻山越岭的古盐道在商队脚下日益平坦。滚滚车轮、声声马蹄,在打开传统通商渠道的同时,也勾连着中国商业版图的演变和兴衰。

航拍的茶盐古道

  20世纪60年代,“南茶北引”在日照获得成功。自那时起,山梁之间,盐道两翼原本荒芜的土地上,一片片茶园不断延伸,采茶、炒茶成为越来越多乡村的生产方式。于是,运盐的道路上又多了运茶的商人,盐商古道自此更名为盐茶古道。

  然而近些年,随着周边道路建成通车,原盐茶古道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时期的辉煌后逐渐没落,变得坑坑洼洼,阻碍群众出行,也阻碍乡村的发展。

  2018年,日照市先后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桥涵工程、生态修复等建设工作。如今,饱经沧桑的盐茶古道已化身为青山绿水间的一条崭新柏油路。车行其间,两翼是无边的茶园和不断绽放新颜的村庄。

  随着巨峰镇小茶山项目、薄家口干茶加工示范区等田园综合体等文旅项目相继“开枝散叶”,盐茶古道成为贯穿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纵深南北的海岸线上,条条横亘东西的道路让山梁与海岸外界相连,也将乡村振兴的希望带至田间地头,绿茶观光休闲游成为外界争相探访的诗与远方。

  从破“海禁”到巨港出

  因“岸”而兴,除了依靠海洋带来的丰富物产,还有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

  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刚入二月。紫禁城午门东西两侧的“六科”朝房宫墙高耸,屋顶雪已消融,缕缕春风在庭前拂过。工科掌印给事中丁泰(山东日照县涛雒人)无暇欣赏初到的春光。他打开空白题本,在起首处郑重写下“开海禁疏”四个大字。

  “海禁”,作为一项国家海防政策,在明朝初年就已实行,朱元璋曾立下“不许寸板下海”的祖训。清朝顺治八年颁布“迁界令”,将山东在内的沿海五省居民分别内迁30至50里,尽烧民居、船只,不准片板入海,以此切断沿海居民与抗清势力的联系及贸易往来。

  禁海之前,每逢水旱灾年,江南人民多以产自山东的米豆维持生计。日照县民,也正是依靠海上运输米豆补贴生活。但禁海后,江南的粮食供应出现缺口,日照县谷价也减少大半。一遇水旱灾年,南北之间不能互相扶持,两地人民的生活岌岌可危。

  丁泰在《开海禁疏》中指明了由山东向南到淮安府庙湾镇(今江苏阜宁)的航线,对贸易船只的活动范围与载重量做出建议,还对海防、纳税等事项提出了解决方案。康熙十九年(1680),山东正式开海并随即成为全国开放“海禁”的先声,开海之议进入高潮。3年后,清廷宣布全面废除“海禁”政策,准许开海通商,又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多个海关。沿海居民的生活有如重生。

  海运渐开,商贾骈至。1977年初,因地理位置优越,国家决定在日照市的石臼所建造5至10万吨级深水码头。在既无中大型城市依托,又无老港依靠的艰难条件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港口建设者与当地群众迎难而上。1985年12月,一座大型现代化深水煤炭输出港(石臼港)跃然水上。

7月2日拍摄的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 郭绪雷 摄

  40年过去,当年的石臼港如今已“进化”成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日照港。茫茫天海间,一台台高耸的桥吊舒展长臂,精准地从岸边货轮上抓取一个个集装箱,无人驾驶卡车往来穿梭,将集装箱运往相应堆场……从单一的煤炭输出码头到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日照港建设发展的实践再次生动地验证,通过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正一步步迈上新的台阶。

  “我们今年已成功研发出轻量化集装箱轨道吊,下一步将对变频器的水冷化等一系列新装备进行测试,目标是今年年底实现全域全流程自动化。”山东港口集团日照港安全环保科技部副部长王衍棣说。

  护海为民,打好“生态”牌

  山东日照在历史上开海为先,如今,又在护海为民的生态之路上走在前列。

  艳阳高照,蝉鸣晴空。家住安徽的孙飞飞驱车数百公里,来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日照海边。“没见过这么长、这么美的海岸线。我早上和妻子去赶海,下午陪女儿挖沙。”虽然同样的日程已重复两天,但孙飞飞一家意犹未尽。

  20世纪60年代,日照北部海岸曾是满目荒芜。常年风吹浪打,使这里形成一道道沙丘,远远望去,恰似边疆的大荒滩。这处大荒滩涉及附近9个村,但没人管、没人问,曾被民间戏称为“大沙洼”。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大沙洼有‘三宝’:飞沙、海雾和‘小咬’(飞蠓)。”

  20世纪末,为解决固沙难题,当地根据“大沙洼”多水多沙的情况,挖出1.5米深的排水沟,并用挖出的沙子堆成台田用于植树。随着棵棵黑松、水杉站稳脚跟,“大沙洼”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夏日漫步其中,微风拂面,树影斑驳,格外凉爽。

  海岸线治理,让当地产业从有到“优”。在日照市禹海红旗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一尾尾石斑鱼静栖池底,水质情况一目了然。公司总经理赵奎峰说,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下,公司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对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收集利用,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处理,养殖尾水排放量由养殖水体的3倍降到1/10。

  日照市已累计拨付7000万元扶持资金,开展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促进海水养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开展现代渔业园区连片治理,实施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池塘沉淀净化及生物处理,实现养殖尾水精准高效处置。

日照东港区秦楼街道万平口景区阳光海岸绿道

  在修复整治海岸线的基础上,日照遵循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建设阳光海岸绿道、发展文旅产业。一条约28公里长的绿道循岸线、连山海、穿松林、过村居,串联起万平口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两城河口湿地等自然人文节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海慢行网络,给市民和游客带来“空中走”“画中游”的体验。

  锅炉房改造成的游客中心、蓄水池改造成的潜水教室、育苗厂房改造成的咖啡厅……昔日养殖产业遗存正以另一种面貌呈现在游客眼前。

  “分割沙滩的养殖池不见了,被海风卷着跑的沙子也在岸边安了家,海岸线重新成为风景线。”市民张舒童把家乡的变化看在眼里。大学毕业后她返回家乡,以一名导游的身份支持家乡的旅游产业。

  海边民宿爆满,社交平台上阳光海岸绿道好评如潮,持续推进的海岸线治理厚积薄发,反哺日照的文旅产业,使其跻身热门海滨旅游城市。数据显示,今年7月以来,日照市共接待游客2160余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量达826.5万人次、占比为38.3%。

  “串起日照海滨生态与发展的不只是海岸线,还有多年来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日照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管恩余说,当地将严格自然岸线执法监管,坚决守护好“蓝天、碧海、金沙滩”。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