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武城县老城镇勾庄村高标准棉花良种繁育基地一片繁忙景象,这里正通过摘棉花比赛的方式提高采摘效率,促进农民增收。
据了解,该基地的农田均为沙土地,不适合种粮食。而棉花属于耐干旱的农作物,也耐盐碱,很适合当地种植。在此基础上,当地积极和山东省农科院联系,承担起了山东省农科院的四个棉花新品种的繁育任务。其中,鲁棉263以其枝短、桃多、绒长的优势,深受当地农民喜爱。
“我们传统棉花亩产四五百斤,而新品种最高能达到600斤,增效比较明显。”老城镇农技站站长王子杰说。
就在勾庄村村民们为棉花丰收而喜悦的同时,在武城县甲马营镇谈庄村的红薯地里,当地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收获红薯。
“沙土地水分不足还留不住,所以我们采用‘覆膜+滴灌’种植技术,红薯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谈庄村红薯种植基地负责人陈洪玲介绍说。陈洪玲种出来的红薯口感好、品质高,不仅受到了本地客户的欢迎,还接到了许多外地订单。
近年来,武城县因地制宜,结合部分镇村存在大量沙土地、盐碱地,不易种植粮食作物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带动村民增收。
下一步,武城县将深化农业探索,针对不同土质优化生产方式,通过组建农民合作社、实施差异化种植策略、引进前沿农业技术等,提升农田产出,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崔建帅 杨玉娟 朱楠)(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