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坚定信心、引导群众的作用,切实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近年来,山东省高唐县固河镇通过挖掘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着力打造富有乡村特质的文化示范区,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改善群众精神风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将文化“软实力”转化成乡村振兴的“硬支撑”,走出一条文化先行的乡村振兴之路。
挖掘资源,构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新赛道”。固河镇作为华歆故里,也是汉代华歆墓遗址的坐落地。为了留住独特的乡村记忆,在加强对华歆墓保护的基础上,在大华村绘制了文化墙,建成村史馆、汉文化体验馆、科普馆等,提供汉服、蹴鞠、射锣、锤丸、投壶、围棋等汉文化体验项目,让传统文化在体验中触碰,深刻感受汉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弘扬大汉文化,增强乡村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为培养辖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让文化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定期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经典书目,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如端午节系五彩绳、巧绘云肩、楹联诗词粘画等,将传统文化与乡村教育相结合,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频共振,传承本地特有文化创新“主阵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该镇探索聚民气、接地气、有生气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法和新路径。固河镇拥有深厚的楹联文化底蕴,在前辛村,村民一直都有撰写楹联的传统,在这里家家挂楹联,人人出口成章写楹联,打造出千米楹联一条街,每一户有独属于自己的家风家训楹联,使楹联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在固河镇得以传承发扬。在前辛村2024年度移风易俗表彰仪式上,楹联爱好者当场书写楹联赠送给获奖者,以文化人带动社会文明。同时,丰富书画、剪纸等地方特色浓郁的非遗民俗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民俗文化传习所,开展非遗手造活动,收集展示各种文化产品、艺术作品,释放民俗文化魅力,让群众在观赏体验中了解、保护、传习非遗,助推非遗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善向美。
以文兴业,促进传统文化与农旅融合“双驱动”。依托谷庄千亩梨园、李庙中药材观光带,打造集古村落保护利用、非遗文化传承、农耕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体,带动建成鸭梨、栝蒌体验馆,中草药加工厂等经济实体,将新鲜的梨子加工成梨膏、水果罐头;菊花、栝蒌加工厂药茶、饮品等多种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探索“旅游+”模式,做好“农业特色产业+观光旅游”融合文章,通过“梨文化”“药文化”打造出农文旅融合新亮点,突出“留住乡愁记忆,传承农耕文化”,举办特色“梨花节”“采摘节”,创意打卡场景,丰富农耕体验,形成了“镇域旅游+文化娱乐+住宿餐饮”等新业态,走出精品乡村产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添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