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与“新农人”比翼齐飞-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10/29 16:21:30
来源:瞭望

瞭望 | 与“新农人”比翼齐飞

字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日常分享会和农民课堂之外,李华峰还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当地种植户科学种田

  “我们学历高,但当地的种植大户经验丰富,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只有取长补短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民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让传统农民和“新农人”融合发展期盼更多答案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叶婧

  从“老把式”徐小占的转型困惑,到科技小院里“准新农人”的技术推广难题,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农民与“新农人”正经历着一场深入的融合。

  眼下,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如何将这两种力量结合,寻找新老农人的融合发展路径。在山东,当地依托“新农人”面向传统农民开展教育培训、通过“新农人”搭建云上平台打造“老农民”主播……

  一项项创新举措,有效激发了新老农人合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在受访专家看来,这一系列生动实践,展现了传统农民与“新农人”在新时代农业舞台上的不同境遇,更彰显了他们共同追求乡村全面振兴、共谋农业现代化的决心。

  共同目标驱使下,传统与现代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正在农业领域深度碰撞与交融,二者携手共进,书写着传统农民与“新农人”比翼齐飞的崭新篇章。

李华峰正使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2024年2月摄)   赵九龙摄

  智能化让“老把式”犯难

  年过五旬的徐小占,是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满硐镇徐村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至今,他都忘不了2012年刚回村包地种粮的情景——比隔壁田一亩地少收200多斤粮。

  徐小占生活的徐村藏在山中,地薄天旱。20世纪70年代,水浇条件跟不上,只能靠天吃饭。80年代,徐小占全家分了10多亩地,自小他便跟着父母下地干活。

  “长大后出村务工,但看见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好政策,咱又有种地基础,就找了合伙人回家种粮。”徐小占说。

  抱着“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干咱咋干”的念头,本想大干一场的徐小占等三人成立了合作社却碰了一鼻子灰——浇水井不够,就得排队等;临近收获,收割机还没到位;科学种粮一窍不通……徐小占没想到,自己从小种粮却不会种粮,愁得睡不着。

  当时的徐村,普遍面临着“老把式”们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生产模式传统、应用新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

  不懂农机化、智能化和科学种粮方法的徐小占直面自身短板,把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的高材生李华峰劝回了老家。

  如何通过传感数据掌握农情?如何借助数据搭配肥料、防治虫害?每月的“农民课堂”上,李华峰都会充当“教导员”,讲解新技术,让这些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农民渐渐读懂了农业现代科技的含义。

  “华峰刚来的时候,有些人不服气,觉得一个刚毕业的青年怎么会种地,后来他通过科学种地征服了他们,现如今很多‘老把式’都追着他学习新知识。”徐小占说,新技能加身,让合作社的“老把式”们发现自己更“慧”种田了。

  “今年,我们进行种肥同播,有利于苗期小麦生长,还能减少肥料使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日常分享会和农民课堂之外,李华峰还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当地种植户科学种田。

  在李华峰的帮助与指导下,“老把式”之困得到了有效解决。据了解,合作社近几年的农田生产效率提高2倍。

  “李华峰等返乡人才回乡创业,带来了科学种田方法。近年来,我们通过召开乡村振兴合伙人座谈会、恳谈会等形式,回引新型农业人才281人,越来越多的‘李华峰’回到家乡,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嘉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姚春冉说。

  嘉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波说:“在回引新型农业人才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依托他们的知识和资源,积极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通过农技推广、技术培训等方式,让农民能够真正掌握并应用新品种、新农艺。从农民中就地培养一批乡土人才,顺应了广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的意愿,为乡村振兴积累人才。”

  刘波介绍,今年以来,嘉祥县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万人次,带动就业1600余人,带动经济效益500余万元,更多“土专家”得到职业认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书本知识“拦”住“新农人”

  邱圣杰、李创辉、曲梦雅,这三名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研一新生还没开学,就已在山东临邑玉米科技小院里驻扎了一整个夏天。这个夏天,三位“准新农人”的任务,是把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和正在研究的双定向种植等技术推介给更多村民。

  以双定向种植技术为例,理论上需要将玉米种子的小头朝下,按照德州太阳高度角,以胚面南偏东12.5度的角度定向栽培到地里,让植株更好地通风透光。

  理论很丰满,现实却骨感。“要一颗一颗玉米定向播种,人力、资金消耗很大,很难在农村推广。”曲梦雅说,如何把书本里的知识更好“种”进地里,是许多有农学背景的“新农人”面临的普遍问题。

  山东临邑玉米科技小院入驻教师、博士生导师任佰朝说,“新农人”年轻,有先进的思想,但实际经验不足,技术推广中会出现“水土不服”等困难,这些往往是土生土长的“老把式”们擅长应对的。

  在德州平原,年轻的高学历“农场主”们也曾在“粮王”竞赛中败给种地多年的“老把式”。

  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张麻村村民张洪春年逾六十,说起和何石宝、许幸夫妇的“粮王”竞赛,依然津津乐道:“他们学历高,但俺种地40年了,论高产稳产还是我们在行。”那一年,冬小麦赤霉病多发,他的农场在最佳时间实施飞防作业,比隔壁何石宝、许幸夫妇的地块每亩多收70公斤,拿下了桃园街道办事处的“小麦粮王”。

  何石宝、许幸夫妇是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入的首批“硕士农场主”,他们希望将所学的深翻、水肥一体化等前沿技术运用到农业领域。但向“老把式”学习具体学什么,许幸有心得。

  “我们读书读得有死劲,最该向‘老把式’学的是灵活性。”许幸说,以耕种收环节为例,他们开始往往等到千亩地块统一收完后再播种。而“老把式”往往收一亩播一亩,抢抓农时。“霜降以后,播种哪怕晚半天都会影响最终产量。这些传统农民的种植经验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实现效益最大化。”

  跟着本地种田和养殖能手学,跟着农业系统基层干部学,“学农”与“务农”之间的差距逐渐被填平。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技术,今年秋收,许幸负责的农田亩产将达到1300斤,在14个农场中遥遥领先。“当地种植大户经验丰富,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取长补短才能达到1+1>2的效果。”许幸说。

  “老把式”“新农人”就地融合

  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民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让传统农民和“新农人”融合发展期盼更多答案。

  一方面,引导“新农人”为传统农民搭建发展平台。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银城街道后赵庄村,三名年龄合计近200岁的“三个老书记(助农)”直播间又开播了。

  直播中,他们这样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后赵庄村退休党支部书记赵德福,今年68岁了;我是赵连利,70岁,曾任后赵庄村党支部书记;我是赵连银,后赵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今年58岁。”作为和红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专家”,三名主播在直播间,对红薯的特性、种植方式、食用方法如数家珍。

  赵连银说,账号开通之初,就销售了上百万斤红薯,一方面发挥“老把式”的强项,补足“新农人”对土特产不熟悉的短板;另一方面发挥“新农人”精通互联网的强项,让传统农民切身体验互联网的魅力。双方优势互补,让更多的人了解后赵庄村,让产业出村,让流量变现,实现农户增收。

  为了带动更多传统农民就地提升,夏津县不断擦亮农村直播招牌,将夏津县后赵庄村地瓜交易市场建成京津冀地瓜主要集散地,依托“三个老书记(助农)”直播账号影响力,年蜜薯吞吐量可达5亿斤。

  另一方面,山东各地还落实传帮带制度,以传统农民深厚的乡土经验和人脉网络将“青雁”变“头雁”,将返乡“新农人”培育成乡村“兴农人”。

  以临沂市为例,当地采取内挖、外引、下派等方式,近3年来,先后回引2161名青年,遴选1.6万余名在村青年担任“胡同长”,选配村党组织书记86名,一大批乡村好青年正成长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引回来是基础,用得好是关键。”临沂市罗庄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李汝华说,“先把年轻人引回来,墩苗壮骨扶一把,整合资源送一程,通过建立全链条机制,落实传帮带制度,让青年后备人才扎根基层,创业有为。”

  具体而言,围绕“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劲”,临沂市常态化开展青年“头雁”典型培树活动,以典型的村党支部书记为标准,累计评选“王传喜式好支书”167名,省市劳动模范16名;此外,还编印10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风采录,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展示优秀书记的典型事迹,激励青年干部学习优秀经验,全力奋战在乡村振兴舞台上。

【纠错】 【责任编辑: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