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青岛大力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倍增行动,开展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真下沉”“更均衡”。截至2023年年底,青岛已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980个,床位69611张,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24019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81.78岁,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全国前列,达到全球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今年1至8月,青岛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1.21%。副市长宋明杰出席发布会。
近年来,青岛以优质医疗资源倍增行动推进重点领域急需学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已打造2个综合、4个专科、1个中医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更获批建设山东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在加速平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胸外、创伤骨科三大院士团队和学(专)科优势,加快建设胸痛、卒中、创伤、癌症、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六大中心”,全力打造10个“北大名医工作室”。在加强学科能力建设方面,青岛持续打造10个攀峰学科、10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组建31个重大疾病专科联盟,设立6个市级专科专病诊疗中心,青岛医疗服务质量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全面提升。在人才引育方面,目前,青岛卫生人员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26万人,副高及以上职称的1.33万人,他们共同构成了守护群众健康的高端战力。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升的是一座城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上限,而“下沉”则是强调高水平医疗服务在群众中的可及性。近年来,青岛加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让更多患者就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市南区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组建医疗集团,推出“知名专家号源直挂”服务,分期分批将青大附院4700余个专家号源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不需要到大医院排队,在社区就能预约名医专家号、开具检验检查单并直接结算,基层诊疗人次较同期增长52.61%。莱西市系统整合县域医疗资源组建医疗集团,从青岛市市立医院引入82名常驻专家和43名特聘专家开展医疗服务,县域公立医院门诊量、出院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三四级手术增长40%以上,住院患者次均费用下降13.95%。
青岛还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筑牢卫生健康服务网底。2021年至2023年,市、区(市)两级累计投入24.8亿元,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成具备二级医院服务能力的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16个,辐射所有偏远镇街,并改造提升769家薄弱村卫生室,为547家中心村卫生室选配心电图机、除颤仪、血液分析仪等设备。青岛通过“千名医护进乡村”活动,从城市医院选派1019名医护人员进驻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为期一年的常态化坐诊和帮扶带教工作。今年1至8月,青岛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1.21%。
青岛还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93%的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开展“预住院”服务,患者得以在入院前完成必要的检查检验等工作,相关费用纳入住院报销。在青岛,“全市一家医院”智慧就医场景优势显现,583家医疗机构实现了207项检查检验项目互认。今年1至9月,青岛已累计完成检查检验项目互认99万项次,节约患者就医费用4800余万元。
为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青岛在提升医保管理服务水平方面发力。据悉,青岛健全了“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巩固提升住院保障水平,提升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保障。据统计,今年截至9月底,青岛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937万,支出医保基金225.71亿元,同比增加7.33%,保障8421.39万人次就医购药,同比增加24.44%,日均结算31.19万人次、支出8238万元。青岛还积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提质增效,今年1至9月,支出5.49亿元保障6万余名重度失能失智人员享受待遇,切实减轻了家庭照护负担。(记者 黄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