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农发行济宁市分行深刻领悟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承“三农”情怀、应时势而动,做好“五篇大文章”。截至10月末,全行累计投放贷款113.26亿元,贷款余额427.25亿元,较年初增加65.31亿元。
迸发科技金融“加速度”,为“创新”加码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世界蒜都”更是一张靓丽名片呈现着产业振兴的发展历程。“大蒜产业的壮大、升级离不开配套资金的支持,是农发行给了我们2.85亿元的支持,建起了蒜都中心和蒜黄小镇,集科技研发、良种繁育、检验检测、电子交易等功能于一体,形成‘特色产业+区域品牌+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推动大蒜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农家蒜’向‘科技蒜’华丽转变。”蒜都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以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目标,聚焦农业关键技术,加强信贷资源倾斜,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助推优质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该行累计投放农业科技类贷款3.17亿元,农业科技类贷款余额4.7亿元,切实用“科技经”帮助企业走好致富路。
增强绿色金融“辨识度”,为“双碳”护航
悠悠运河水,汇聚千年韵味。老运河蜿蜒流淌,宛若玉带,展现着经久不衰的活力。2023年,该行审批贷款4.2亿元,用于支持济宁老运河水系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改建老运河沿线排灌站19座,改建升级排灌15千米。如今,宽阔的河面水波荡漾,在鲜花的映衬下,两岸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蝴蝶翩翩起舞,昔日的“乱糟糟”变成如今的“美如画”。
逐“绿”而生,向“绿”而行。该行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支持一批环境、社会效益好的优质绿色项目,持续擦亮“绿色银行”品牌,截至10月末,累计支持绿色贷款项目54个、贷款余额114.4亿元,较年初增加24.84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6.78%,跑出服务绿色金融“加速度”。
拓宽普惠金融“经纬度”,为“小微”圆梦
鱼台县境内稻米加工企业众多,是山东省一流的稻米加工产业集群、仓储物流基地和大米交易市场。山东鱼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鱼台县委、县政府立足“鱼台大米”品牌,专门成立并市场化运作的企业。
“我们是2021年建立信贷关系的,4年间累计发放贷款0.5亿元,主要满足企业购进稻谷等流动资金需求。现在,企业通过‘互联网+农业、基地+市场、消费+体验’等营销模式进行统一销售,实现‘品质增值、企业增效、消费增信、农民增收’。”鱼台县支行负责人介绍说。
该行始终聚焦辖内农业产业特色,做好“土特产”大文章,目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5亿元,惠及企业21家,同时减免服务产品费用,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全速发展。
增添养老金融“满意度”,为“夕阳”增辉
在该行1.3亿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汶上县康养服务中心项目正有序推进,“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项目谋划中,资金不足成为首要问题,农发行不仅精心为我们制定融资方案,还在项目初期就积极参与到策划中来,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帮了不少的忙。”该项目建设负责人说。
为助力县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该行坚持“政策有所指、服务有所向”,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衔接,“政、银、企、医疗机构”统筹谋划,累计投放贷款7.2亿元,保障微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资金需要。新院区按照三级医院设计,规划床位1800张,对满足县域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行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持续加大对养老、医疗的金融服务力度,已累计支持医养项目2个、支持新建医院1座,不断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提升老有所居、老有所依的美好生活底色。
提升数字金融“认知度”,为“转型”赋能
在了解到诸多批发零售类客户收款量多、额度小的资金支付与结算特点后,该行以“客户为中心”,紧跟移动支付与场景融合趋势,整合微信、支付宝等多个支付渠道,针对不同客户个性化收款场景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积极推广银联收单业务,帮助广大客户特别是小微客户轻松实现线上二维码收款。
在当今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银企直联成为企业金融管理的重要利器,该行与济宁能源集团开通银企直联业务,助力企业完成数智化转型,实现企业财务系统与银行系统的实时沟通,标志着企业资金管理迈入数字化快车道,从账户管理到资金调拨,从账户余额查询到交易明细追踪,一切操作在线完成,轻松快捷。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深耕“三农”领域,立足主责主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精细化的服务、更加务实的作风,以政策性金融之力推动“五篇大文章”见行见效,用实实在在的支农业绩让孔孟大地的“绿水青山”更秀美、“金山银山”更亮丽。(卢瑶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