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宽阔的道路、心旷神怡的公园景观、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时下的山东东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蔚然成风。
近年来,东营市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常态长效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东营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民生所盼变身幸福账单
这几天,气温骤降,但漫步垦利区的大街小巷,多处便民疏导点却烟火气十足。在这里,多家流动摊贩撑起桌椅,新鲜果蔬、特色小吃、潮流饮品吸引行人驻足选购、品尝。便民疏导点在丰富居民生活的同时,也让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
垦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在流动摊贩、市民群众和公共管理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切实帮助流动摊贩解决生活问题,满足市民群众日常需求,同时寓管理于服务,今年,垦利区对流动摊贩密集的区域进行民意调查,群策群力,商定安置了首批10个疏导点,给流动摊贩设置了固定的经营场地。为做好经营秩序、卫生保洁等工作,垦利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还与经营商户签订承诺书,督促经营商户严格按照管理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做好卫生“三包”工作。
便民疏导点的设置,解决了流动地摊业主就业,满足了市民群众日常需求,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百姓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城市建设的举措就落到哪里。东营市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群众关切,围绕城市管理、交通秩序、市场管理、社区环境等五个重点方面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使文明城市建设融入发展,落到实处,走进生活,促进文明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面。今年以来,东营市抓住人居环境改善“小切口”,以城市片区为更新基本单元,稳步推进14个重点片区更新改造,高标准实施总投资265.7亿元的84个重点城建项目,并持续开展市容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规范占道经营行为2万余起,拆除违法建设23万平方米,治理施工扬尘污染问题1153个,清理“僵尸车”308辆,积极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行走在东营的公园广场、大街小巷和乡镇村庄,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嬉戏的鸟儿和茂盛的植被,迎面而来,舒展出一幅生机勃勃的黄河口生态文明画卷。
聚焦绿色低碳,东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建好城市绿色空间,在中心城区府前大街、胜利大街、黄河路等30余处重要路口节点,因地制宜开展景观提升,让市民群众更方便地享受城市园林美景;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两网融合”,基本形成涵盖前端投放、中段收集运输和末端处置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实现了“分得开、运得出、处理得好”的目标,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
与此同时,东营紧贴民生需求,多点发力、多措并举,推动群众由“有居”向“优居”转变,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21个,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组织开展小区内部停车秩序专项整治,挖掘小区停车潜力,增加停车位有效供给,今年以来新增停车位1500余个。加强物业服务监管,对物业企业开展“巡查测评”,健全完善“红黑榜”制度,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全力保障了群众安居宜居。
文明实践点亮城市之光
12月1日清晨7点,寒风不停往脖子里灌,市民曹皓然快速钻进了志愿者张树杰的私家车,向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安和社区驶去。这天,东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携手安和社区,共同启动了“情暖夕阳·安享和乐”为老爱心益剪志愿活动,先后为20多位老人义务理发,为老人们送去了一份特别的关怀与温暖。
“抓实居民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供给,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活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安和社区党委书记怀亚男表示,社区还开设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课堂”,为居民开展形体、瑜伽、烹饪、诗词经典诵读、绘画、书法等公益课程,参与学习的居民已超过200人。
坚持全面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东营市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聚焦“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深入开展“文明实践在身边”主题活动,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开展工作,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市文明实践工作的活性、黏性越来越强,群众的认识度、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酥软的口水鸡、诱人的豆豉蒸鱼、清淡的素炒青菜,弥漫着阵阵香味。在河口区河滨“幸福食堂”,前来就餐的老人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有序排队打饭,他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河滨社区常住人口2782户,辖区高龄、空巢、独居、孤寡、残疾老人比例偏高,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65%。为解决好老人一口“热”饭,社区以“公益+低偿+市场”的运营方式,招募河口区志愿者总会、河口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河口区老兵志愿服务队作为“社区合伙人”,建起了全区第一家社区幸福食堂,老人们不仅能在食堂就餐,还能听书看报、下棋打牌,享受免费血压检测等健康服务。
东营市文明办坚持通过项目化运作、广泛化参与和制度化保障,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项目培育,长久保障文明实践工作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有效发动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东营市文明办相关工作负责人张洪征说:“年初,我们征集发布‘五为’志愿服务项目467个,编印《东营市2024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名录》,为重点项目颁发立项证书,全过程跟踪指导。10月底,我们举行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展示活动,推出了十大典型案例展示。”
文明实践“沉”下去,文明城市“立”起来。如今,东营已拥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2899个,注册志愿者56.25万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64万次。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实践所40个、实践站1687个,文明实践基地767个、文明实践家庭站1000余个、志愿服务站(点、岗)2000余个。
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
11月26日清晨,广饶县凯泽名苑小区里,一场简约而又隆重的线上婚礼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远在上海的许洺豪与徐霞这对年轻新人,积极响应婚事简办、新事新办的号召,充分借助现代视频直播技术,与身在广饶的父母成功举办了这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婚礼。
抛去世俗的攀比,追求爱情的意义,东营年轻人的婚俗新风已如“映日荷花别样红”。贴上欢庆的喜字,系上艳丽的丝带,一辆平日里普通的公交车“摇身一变”,成为了新人的“幸福婚车”。无独有偶,同村的两位青年男女喜结连理,在朋友的集体“碰撞”下,大家提出了用粉红色的电动三轮车车队迎亲,形式既新颖又喜庆而且避免了铺张浪费。
婚丧嫁娶的文明新风盛行,得益于东营移风易俗工作“走心”的探索。“充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把党员、干部、乡贤等作为红白理事会的‘主力军’,切实将移风易俗工作抓到群众心里、抓出号召力和影响力。”垦利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昕介绍,为整顿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垦利区坚持将移风易俗工作全部纳入各村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实现全覆盖,每年举办2次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推进队伍专业化、科学化建设。
立足群众现实需求,尊重群众切身感受。在东营区耿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了文明实践喜宴大厅,专门设立了红事大厅,免费为村民提供接待场地、舞台灯光、桌椅板凳、灶台厨具等设施,红白理事会还主动帮忙操办。“以前村里结婚办酒席一桌至少一千多元,现在在村里灶台做‘大锅饭’,每桌也就四五百元,大家吃得热闹尽兴,而且现成的灯光音响又能省下不少钱。”说起村里喜事新办的文明新风,村民耿建康打心眼里高兴。
“喜事回归‘乐’的本质,要让流程‘瘦身’,氛围‘加码’。”东营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凯表示,东营区积极推进乡村红白理事会服务优化行动,在为村民提供便利服务中倡导新风尚,在凝聚情感中培养新习俗。
为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做好群众思想引导工作,东营市坚持把移风易俗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提高站位、加强统筹,推动全市协调机制建立,出台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恶俗婚闹、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黄赌毒等陈规陋习。
“今年,我们开展了全市‘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公益宣传征集展示活动,共征集视频类、平面类宣传作品560余件,推出获奖作品38件。”东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邱家梅介绍,为更好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宣传引导,大力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全市创作京韵大鼓、小品、快板等小戏小剧作品200余个,组织移风易俗赶大集文明实践活动11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单页5万余份,开展移风易俗文艺演出活动7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