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济南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起步区于今年初制订安置建设攻坚计划,并开展系列攻坚行动。当前,计划本年度新建成的216万平方米安置房,其中约60万平方米已在8月底组织群众满意回迁,剩余156万平方米安置房也已全部建成,年底前分批次启动交付工作。
11月28日中午,记者在起步区大桥安置五区A-5地块建设现场看到,十多层的回迁安置房已竣工,小区内部的绿化也已经基本完成,蓝黄交织的彩色路面很是漂亮。
大桥安置五区项目位于大寺河以西,国道104以东,距离刚刚通车的济南黄河大桥约10分钟车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便捷。项目新建住宅71栋,安置房3473套,安置人数6005人,主要包括60平方米、81平方米、94平方米、128平方米、141平方米五个户型。
“当前,整个项目有6个住宅地块和2个配套幼儿园已经进入竣工收尾阶段,剩余3个地块正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全方位确保整个项目高质量按期交付。该项目整体落成后,将保障3473户当地居民进行安置回迁。”济南建工集团大桥安置五区二标段项目负责人吴强告诉记者。
记者留意到,该安置区内前后两栋楼之间的平均间距在50米左右,即便是中午也没有遮住阳光。吴强介绍,根据设计导则,整个安置区以绿色建筑二星为基础,对整体的保温节能一体化施工、建立雨水收集及回用的海绵城市体系以及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绿色节能措施等进行整体全方位精心规划。
起步区坚持高标准建设安置房,全部按照“绿建二星+亮点”标准建设,实现低高度、低密度、低容积率,实现“全装修”交房,为新市民构建幸福生活新家园。此外,在整体规划上,起步区按照“大分散、小集中”思路,将安置房融入田园新城、嵌入产业布局,推动完善社会治理。
“起步区的安置房比我们之前建的安置房甚至不少商品房标准都要高。”在崔寨安置二区C-2地块3号楼一单元的一户房间内,项目全询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通常安置房室内仅为厨卫间贴上瓷砖,但起步区的安置房将厨房内橱柜、水池,卫生间内马桶、淋浴,以及热水器等全部配齐,而且室内门也安装到位,地面铺上了瓷砖,基本达到了精装修水准,回迁群众购置简单的家具就能入住。
目前,崔寨安置二区C-2、C-5地块约13.7万平方米安置房室内外工程已全部完成,可回迁居民904户。此外,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已经启用,西侧36班小学项目主体也已完工,进入内外装饰装修阶段,项目后期可容纳1620余名学生。
安置区项目是重点民生工程,在起步区整体建设进程中占据极为关键的地位。为加快推进安置房高标准、高效率建设,起步区成立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工作推进指挥部,高位推动项目策划与实施。为减少工作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现象,起步区发挥大部制优势,构建部室、街道、建设单位、参建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形成“区街联动”的工作合力。
起步区建设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起步区将有序推进新建成安置房回迁交付,并持续加压奋进,确保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节点按时高质量完成安置建设及回迁任务。同时,系统谋划布局15分钟便捷社区生活圈,建设高品质配套教育、医疗、养老、综合服务设施,探索安置区物业管理模式,建立统一、持续的高品质服务体系,打造回迁安置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