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山东省高青县花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生产车间里,一根根杏鲍菇菌棒上,朵朵“菌花”竞相绽放,煞是喜人。工人们穿梭其间,双手麻利地采摘、装箱。
这里产出的杏鲍菇声名远扬,凭绿色有机的“金字招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谈及成功秘诀,企业负责人崔爱民说:“我们以麦麸、玉米面、玉米秸秆这类常见且天然的物料调配成营养基,滋养食用菌包茁壮成长;待菌菇采收完毕,再把菌渣和牛粪变废为宝,制成有机肥料反哺瓜果蔬菜种植。”如此一来,一条绿色、闭环的循环产业链稳稳落地,产出的食用菌、西红柿口感鲜美、风味独特,消费者自然青睐有加。
当下,土地规模化种植倒逼肥料革新。传统有机肥因加工、存储、使用难题,沦为化肥“配角”。但大量化肥涌入田间地头,致使面源污染加剧、土壤板结,土壤肥力每况愈下。同时,高青县近10万头存栏畜禽日产大量粪便,污染环境、阻碍养殖业发展。
面对双重困境,高青县自2021年就开始着手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半篇”文章,依托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培育粪肥堆沤、机械撒施还田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携手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敲定“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条垛式堆沤”“菌渣+畜禽粪便堆沤生产商品(生物)有机肥”两种处理模式,严控粪肥质量。
如今,项目成果显著。高青县推广示范种植覆盖粮食、果蔬、药材等作物,粪肥腐熟还田社会化服务体系渐成,推动绿色种养循环模式落地。
“把牧场牛粪拉回堆沤腐熟,施到地里效果特别好。试用这几年,小麦平均亩产将近1400斤。”高城镇种植户张善军笑着说,今年冬小麦播种前,他便早早地将有机肥均匀撒入田间,为冬小麦播种备下充足“口粮”。
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以来,高青县培育粪肥堆沤、机械撒施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10家,累计堆沤粪肥22.76万吨,还田面积31.2万亩。
据测算,施用有机肥每亩平均增收122.7元,2023年化肥用量较2020年减少9%。“减少了化肥用量,培肥了地力,有效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为养殖企业解决了畜禽粪便处理问题,实现农业种养循环良性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乡村振兴装上了‘绿色引擎’。”高青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申彩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