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终于找到了!二十多年前,济南一位署名“希望”的好心人资助了山东菏泽李家三兄妹,让他们能够继续完成学业。二十多年后,三兄妹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求助,希望找到这位好心人。11月2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起寻找“希望”行动。然而,仅凭几张二十多年前的汇款单,要找到一位匿名汇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就在当事各方几近绝望之际,一通来电终于让“希望”重现。
各方联动寻找无果
温暖的故事感动着无数人。自从本报刊发相关报道之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量参与到了寻找“希望”的行动之中。
连日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热线电话不断响起,热心市民和网友积极提供线索。济南热心市民赵先生打来电话,他说,之前也曾给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献过爱心,看到“希望”的故事后,感同身受,很受感动。“当年当地是否有类似希望工程的行动?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赵先生建议道。
不仅如此,为了找到匿名捐助的好心人,济南、菏泽两地邮局联动,努力从海量档案中发现当年那些承载希望的汇票。李国祥的母校菏泽市何楼乡第二中学(现菏泽市牡丹区何楼办事处东方红初级中学)接到消息后,便立马行动起来,找到李国祥当年的老师,并积极寻找相关线索……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依旧没有得到有价值的线索。眼看“希望”如此渺茫,寻找行动似乎已经无法持续下去。
读者电话带来“希望”
正当山重水复之际,一位读者的来电又让寻找“希望”行动柳暗花明。
9日下午,一位名叫孔凡磊的读者通过报道留下的联系方式,与记者取得了联系。“我们这里有当年的汇款收据。”孔凡磊是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的一名财务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三张汇款收据上明确写着“希望”和“历山北路2号”等字样,和报道完全一致。
孔凡磊介绍,他们学校订阅了《齐鲁晚报》,闲暇时刻,他就会翻翻报纸,没想到,正好看到了关于寻找“希望”的报道。“一年前,我在整理档案时曾见到过这三张汇款收据。在看到这篇报道时,我的脑海中就出现了它们的身影,所以就赶紧寻找,竟然一下找到了。”孔凡磊找到票据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和记者取得了联系。
得到消息之后,记者于10日上午赶往孔凡磊处。在济南市历山北路的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一号教学楼会议室,孔凡磊从一个文件盒中找出了一个信封,信封里保存着四张汇款收据。其中三张汇款收据的收款人都是李国祥,正是“求助人”李文娟的哥哥,收款地址则是菏泽何楼乡第二中学七·二班;寄款人的姓名是“希望”,地址是济南历山北路2号;汇款收据的邮戳分别是济南北园路和济南解放路,日期都是2002年。
“希望”是位大学校长
李文娟曾提到,每张汇款单上的签名都只有两个字“希望”,汇款人地址是济南市历山北路。收汇款人和地址都与她提供的线索相同,让记者确定了可以从其中入手寻找好心人。不过,更令人惊喜的是,记者翻开三张票据的背面发现,上面写着一个名字“孙承武”,并附带着日期。
孙承武是谁?“他是我们学校的校长。”看出记者的疑问,孔凡磊解释道。那么校长孙承武是否就是当年的好心人?由于他当天不在济南,记者便通过电话与他取得了联系。
“确实有这么回事。捐助时间大概是从2001年开始的,大概捐助了两年时间。”孙承武说,当年在一次培训中,他听同期学员说起这三兄妹家庭条件不好,面临辍学的危机。从事教育行业的他便决定帮一把,好让三兄妹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之后打听来了他们的地址和姓名并开始了汇款,“每月一次,三个兄妹三百元,一人一百元”。
“我们从来没有听校长说起这件事情,他本人很低调,相信他当初也是为了真正地帮助一下这家人,这也符合我们校长的为人。”学校工作人员说道。
他们想当面感谢好心人
“真的太感谢了!”10日,记者把找到好心人的消息告诉了远在天津的李文娟,电话那头的她顿时泣不成声。李文娟说,他们一开始没抱希望能找到这位好心人,对于这个结果,他们很惊喜,也很开心。
从2001年前后开始,到2002年七八月份结束,每次捐助都是三百元,“希望”的这些爱心善款让面临辍学危机的李文娟和哥哥李国祥、姐姐李苹娟能够继续读书,顺利上了大学,并学到了一技之长,走出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境遇。
这些年来,李家的三兄妹从没断过要找到好心人的念头,但是由于没有当年的汇款存单存根,加之时间已经太过久远,有些线索无法轻易找到,寻找好心人的任务便变得格外艰巨。
“这么多年了,我们时常会想起这位好心人,他确实帮我们走出农村,摆脱了困境,所以想当面感谢他的善心。”李文娟说,一方面,这是了却一家人的心愿,另一方面,也不想让好心人做过的好事石沉大海,“知恩图报是做人的根本”。
李文娟说,他们打算来济南,和这位好心人见一面,并想为这位好心人做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时隔二十多年后,当年的资助人和受助人终于要见面了,到时将会是怎样的情形?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