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车水马龙,地底下还有生机勃勃的“另一座城”——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应用,正在不断融入城市的脉络和居民生活。未来,在12平方公里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范围内,将会呈现这样的“立体城”场景。
一座新城,为何成立之初就瞄准建设,聚力向“地下”发展?在地下空间开发上,哪些方面有了新突破?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方面,地下空间又能提供哪些助力?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来到了“别有洞天”的新城地下。
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是城市的“新蓝海”。来到起步区大桥组团总部经济区建设工地,记者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林立塔吊,走进去才发现,原来在地底下一个偌大的地下空间正在被开发。
这就是起步区正在推进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及基础设施配套一期项目。该项目总用地面积14.87公顷,整体T型区地下空间被设计为8个开发单元,一期工程涉及东侧的4个开发单元,预计将在2027年年底建设完成。
届时,地下一层将成为衔接地铁换乘站点和地块塔楼的人行商业层;地下二层为地下空间主要的车行层,设联络道分别串联各开发单元;地下三层为机动车停车库,夹层还设有非机动车停车空间。
这样的设计,使得地下空间不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通道或停车场所,而成为一个集商业、交通、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城市空间。
与地上空间同步规划,地下的智慧停车、商业设施、机电配套、人防、环卫等功能,也会以最小开发单元进行统筹布局,从而降低各配建指标,实现高质量开发地下空间的目标。
建成后,地下空间将为地上功能区提供强健的地下基盘。这样一来,既能适应总部经济区近远期各类配套的规划开发,又可以为区域未来发展预留长足的上升空间。
在起步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还体现在地下综合管廊方面。
按照《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起步区擘画了一幅极具前瞻性的地下蓝图——在地下建设“干支有序,连网成片”的综合管廊系统。这样一来,就能从根源上杜绝“马路拉链”现象,确保市政供给“生命线”的稳定。
日前,记者在起步区大桥组团总部经济区鹊华西路的综合管廊示范段内部,见到了综合管廊这一工程的样本。视野开阔的地下空间中,各类管线整齐排放,管廊横断面为矩形三舱布置,涵盖了热力舱、电力舱、综合舱,同时还具有完善的排水、排烟及灭火系统。
示范段的精彩呈现,仅仅是起步区综合管廊建设的冰山一角。未来,整个大桥组团还会以“环+射、干+支”的方式实现管廊连网成片。
不仅如此,起步区还乘信息化的东风,正着手构建统一智能化管理平台,依靠信息化技术,探索实现管廊的无人化监管模式。
目前,起步区综合管廊已(在)建长度32.5公里。今年,拟新开工黄河大道二期、凤凰北路西延、二环东路北延等22.4公里管廊建设,预计2024年年底前直管区建设里程占比达到78%。
通过精耕管廊水、电、热、污等专业管线规划“一张网”,起步区正一步步筑牢城市运行的“生命线”。
向“地下”发展,是城市建设中前瞻性的战略选择。
早在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城市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上通过的《东京宣言》就曾提出,“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
从二维平面扩张模式,到三维立体发展新模式,城市正逐步从“摊大饼”式的粗放扩张向“精耕细作”式的集约增长转型。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自“十二五”之后发展迅速,目前开发规模和建设速度均居世界前列。
十多年来,全国数十个城市编制了地下空间专项规划。沈阳、杭州、福州、南京等地提出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着力构建交通、市政、防灾、商业等综合功能协调发展的地下空间网络,以“地下之城”建设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向地下要空间,已然成为存量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提出,鼓励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用“地下”换“地上”。
今年7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向和目标,细化政策措施与技术路径。
近期,各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陆续批复,自上而下的蓝图,再度让地下空间成为城市空间优化与功能提升的关键一环。
这些无疑都为起步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供了重要契机与战略支点。按照地下空间开发七大类应用场景,起步区已经在地下交通、地下市政、地下综合服务设施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可以说,起步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不仅让“沉睡”的土地资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为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教科书”式的新范例。(记者 张素芬 通讯员 李萍 李福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