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倍增,我们将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搭建国际产销对接机制,引育优质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大宗商品进出口业务,用好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17家海外仓等载体,扩大国际供应链贸易、跨境电商和保税物流业务规模,逐步提升济宁经济发展外向度。”1月10日,济宁市商务局局长于领东表示。
2024年1-11月,济宁完成外贸进出口1117.8亿元,增长23%,增幅居全省第1位。亮眼成绩单,为济宁锚定3年内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倍增目标,引领新一轮对外开放吹响了号角。
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倍增,济宁的信心从何而来?于领东介绍,“这是济宁在深入分析全市外贸产业基础、发展态势和企业意愿等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其一,雄厚的产业基础。经过长时间的产业发展,济宁已形成了工程机械、农产品、医药、农用机械、专用车、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外贸产业,且产品质量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济宁制造”不仅销往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更是新增外贸实绩企业100家以上,2100多家企业开展外贸业务。
其二,优质的外贸环境。济宁不断引入和搭建优质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从国家在济宁设立三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高新区纺织、金乡县大蒜、梁山县专用车)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到已经完成验收、即将封关运营的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再到依托龙拱港开通的内河外贸航运线路……高能级外贸平台的不断建立,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进一步稳住外贸基本盘,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济宁正计划从大力挖掘外贸潜力、优化外贸服务环境、提升外贸能力水平、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等四个维度入手,全方位提升外贸层级。
济宁积极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深度挖掘外贸潜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对此,济宁制订了百场重点展会计划,每年开展10场专题经贸活动、5场境外客商精准对接会,带领企业“走出去”拓市场抓订单。与此同时,聚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优势产业,鼓励易运盈等本地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发展“产业带+海外仓+跨境电商平台”模式,在全球布局建设海外仓,带动本地生产企业实现跨境电商出口。
下一步,济宁将搭建“济宁优品库”,开展“济宁优品 链通全球”市场拓展行动,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境内外重点展会;开展国际精准对接活动,探索“产业带+海外仓+跨境电商平台”模式,深度拓展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亚等新兴市场,助力更多企业打开国际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