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在德州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德州锚定目标、承压前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经济运行以进促稳,产业培植提质焕新,乡村振兴深化拓展,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发展活力塑优积聚,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同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综合实力不强,科技创新动能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仍需加力突破;服务业拉动效应有待提升,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不充分;部分行业产销衔接不畅,企业经营存在困难;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自我保障能力偏弱;城乡统筹发展制约瓶颈较多,乡村全面振兴任务繁重;生态治理存在短板弱项,环境质量有待改善;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层“三保”压力持续加大;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高,增进民生福祉任重道远;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还有薄弱环节,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新挑战;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政府服务效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5年,德州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以进促稳、以稳保进,推动农业稳进、工业多进、服务业快进,抓紧抓实融入服务重大战略、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革开放、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民营经济、绿色发展、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等十项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食品名市、特色体育名城,为全省“走在前、挑大梁”贡献德州力量。
加力提效经济稳定增长。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华鲁恒升大氮肥和景津过滤成套装备等726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加快61个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推进济南至宁津高速、庆云机场等53个交通重点项目,启动德商高铁前期工作。提升基金招商、园区招商、链式招商等成效,招引一批规模大、带动强的重大项目。更大力度实施服务业六大攻坚行动,着力推进中德碳谷等总投资609亿元的94个服务业重点项目。提振市场消费,扩大以旧换新覆盖品类,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发展养老产业,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赛事经济。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加快建设陵城民生公铁物流、禹城智慧冷链物流园区,推动济铁平原物流园争创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高质量办好省文旅发展大会,加快黄河文化博物馆群等项目建设,加快大运河文化展示中心等43个总投资435亿元的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德州国际陆港平台作用,完善便捷通关、海铁联运等口岸功能。
加力提效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开展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做实遍访总部、融链固链、市场开拓等专项行动。巩固提升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高端装备、体育器材等优势产业,发挥集群效应,稳步提升先进产能占比。实施技改提级行动,实施通裕重工高端装备和鸿泰鼎新型纤维等150个市级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培育元宇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健全创新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0家以上。推进人才平台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集聚青年大学生3.7万人,培育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积极构建全域标准体系,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质量强市。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全链条发展,加快有研12英寸晶圆扩产、先导激光雷达、威讯集成电路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分行业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0%。新建改造5G基站2500座,支持鲁北大数据中心智能算力建设,争创5A级省级新型数据中心。
加力提效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中心城区8大片区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公交场站建设等142个总投资307.1亿元的重点城建项目。推进沟盘河和大东关等29个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1个,改建管网230公里。深化“三全”集成服务改革,用好税费优惠、以旧换新、房票安置等政策,有序推进现房销售试点。增加优质地块供给,大力发展高品质住宅。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落实省“百县图强”计划,“一县一策”发展首位产业,支持每个县(市、区)打造1至2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省跨越发展试点县建设,推动产业帮扶弱县支持事项落地见效。支持推动各开发区、高新区发挥经济主战场作用。“耐心”培植一批优质项目和支柱产业,提升县域财源保障能力。
加力提效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深化“吨半粮”创建。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100家,改造综合性为农服务中心100个。以食品名市建设为引领,发挥食品创新产业园等园区集聚作用,支持安井食品和皇家小虎等企业做优做强。持续放大“德州味”品牌效应,支持德州扒鸡、乐陵小枣、夏津桑黄、德州黑驴、武城辣椒等“土特产”延长链条、提升品质。因地制宜推进“一镇一园”建设,加快小城镇宜居兴业富民融合发展。
加力提效释放发展活力潜能。推动10个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专项取得实质性成果,深化鲁冀交界合作。谋划实施53个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加快齐州黄河大桥等项目建设。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确保311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推进财政管理综合改革,深化零基预算管理,完善财政支出分类保障机制,健全绩效管理和结果运用制度。接续实施“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向更多领域延伸,加快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试点建设。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发挥“德企行”平台作用,建立“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完善信用修复机制,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企业诉求“2110”闭环解决等机制,带着感情和责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加力提效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开发、废旧动力电池利用和“共享换电”试点建设,扎实推动168.3万千瓦12个陆上风电项目,力争新能源装机量突破1000万千瓦。整建制谋划推进地热规模化开发,统筹实施武城城区供暖替代等14个地热开发利用项目,新增地热供暖面积500万平方米。稳妥实施煤电改造升级,支持锂钠电池产业发展,加强氢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临邑氢能产业园和禹城乐蔚储氢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力提效增进民生福祉。支持德州学院创建高水平大学,支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本科职业教育。实施22个重点医疗机构项目,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发展,改造提升农村卫生室1600家,健全医保基金运行保障机制。深化“三医联动+中医药”改革,开展中医药传承推广提升年行动。
加力提效高水平安全保障。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维护财政金融安全。强化县级财政运行监测,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有力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一企一策”化解企业金融债务风险。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协同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提升基层治安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