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中获佳绩-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1/14 07:45:50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中获佳绩

字体:

  近日,生态环境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通报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以下简称“大比武”)比赛结果,山东省荣膺全国第一,获奖人数、分项竞赛冠军人数均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山东省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不断完善机制、加速转型升级,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奋勇争先,锻造生态环保铁军先锋队。

  深化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山东坚持生态环保垂改与省直机构等改革同步部署、一体推进,建立了符合山东实际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和工作体系,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山东增添了强大动力。

  垂改以来,省级共投入6.7亿元加强省驻市监测中心能力建设,济南、青岛、东营、枣庄等市打通市级财政渠道,每年保障支持省驻市监测中心能力建设,全省16个市均明确市政府分管领导联系省驻市监测中心。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监测处处长孟庆堂说:“山东省着力构建‘1+1+1+16+N’生态环境监测体系,‘1+1+1’指的是省厅监测处、省监测中心、省海洋中心,统一指导全省监测监控工作;‘16’就是16个驻市监测中心,完成省级环境质量监测任务,承担驻地执法监测、应急监测等;‘N’是152个市、县监控中心,负责辖区执法监测、应急监测和部分环境质量监测。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及其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整体效能。”

  2024年,省委、省政府设立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及7个沿海市分中心,推动全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至此,全省“1+1+1+16+N”监测体系和“1+7”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基本构建完成。

  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近年来,山东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监测质效,积极开展科研探索,夯实生态环境监测在“评估、预警、溯源”中作用,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为推动新时代山东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发挥了重要基础支撑。

  山东省初步建成从山顶到海洋“天空地海”一体化的监测网络,布设1.9万个监测点位,覆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自然生态、温室气体等各要素和重点排污单位,实时连续反映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不断强化数据融合分析,建成全省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汇聚各类数据383项410亿条,每年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供数据10.7亿条,13个智慧监测应用场景入选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案例。

  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PM2.5浓度、优良天数、优良水体等主要指标均优于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山东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名列前茅,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稳定在94%以上。

  目前,山东省实现空气质量短临精细预报、15天精细化预报、中长期趋势预报,可提前7—10天预测重污染过程,山东重污染天气过程预报级别准确率已超85%,AQI预报准确率全国领先。

  锻造生态环保铁军先锋队

  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全力打造“铁军永向前、监测敢为先”的山东品牌,孕育形成了“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求真求实、默默奉献”的山东监测精神。

  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常态化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培训、大练兵”五大活动,组织全省16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技术大练兵活动,深挖各类各项数据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找到规律、找到原因、找到方法,不断提升“溯源到企业、溯源到阀门”的能力。

  依托山东生态环境监测培训云中心,培训全省各级监测技术人员3.3万余人次,以训促学、以练促干,有效带动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水平提升,全省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人次和持证项次分别提升39%和60%。仅2024年培训全省空气自动监测技术人员600余人次,不断提升空气自动监测队伍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开展科研探索,科技成果丰硕,承担国家标准28项,地方标准7项,课题84个,获得科技奖励154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56项。

  下一步,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将加快建立山东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实现新作为、展现新担当,以监测新业绩新成效为美丽山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