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2025年工作动员大会举行。济南时报·新黄河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比亚迪济南基地全年生产整车超36万辆。今年,起步区将推动比亚迪项目二期6月底前竣工投产,预计全年下线新能源乘用车50万辆以上。
2024年,起步区12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第一
2024年,起步区建设发展取得新的实效。从会上发布的数据看,2024年,起步区1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2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9项指标贡献度跻身全市前列。
其中,起步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亿元,税收收入20亿元,较2023年实现“双翻番”,主要经济指标延续高位增长态势。
加快推进项目提升,开工中德飞机智造项目
起步区综合实力提升背后,离不开产业项目支撑。
起步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起步区狠抓有效投资,重点项目投产达效,比亚迪全年生产整车超36万辆。爱旭太阳能电池项目实现首块电池组件下线,山东能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项目实现首片电池组件产出,黄河国际会展中心累计举办展会活动36场。
按照计划,今年,起步区将加快推进项目提升。在产业项目建设方面,起步区将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零部件扩产项目落地,推动比亚迪项目二期6月底前竣工投产,全年下线新能源乘用车50万辆以上;上半年宾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车工业园开工建设。
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起步区将推动爱旭项目一期全面投产,加快产能爬坡,争取2025年产出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6月底前实现大型多产融合新型机械储能配套项目开工;加快建设山东能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项目,延伸钙钛矿光伏电池产业链;依托国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布局上下游储氢等智能制造和氢气检测产业服务项目,建设氢能全产业生态城。
聚焦高端服务业,起步区将提升黄河国际会展中心运营水平,全年力争举办展会活动30场次,启动会展三期场馆建设。
聚焦乡村产业,起步区将推进智慧农业示范园、泉韵乡居样板区等12项重点工作,6月启动北方种业总部基地(一期)施工,持续推动山东省农业大科学中心(齐鲁农谷)建设。
聚焦未来产业,起步区将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智能机器人及机械储能复合项目,争取“机器人+储能”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年内完成电信智算中心主体建设,开工中德飞机智造项目。
力争签约引进项目超50个,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
起步区要跨越发展、成形起势,需要加快导入新的重大产业项目。
去年,起步区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累计签约宾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车工业园、中法航空等项目37个、总投资373亿元。
今年,起步区将提高招商引资质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签约引进项目超50个。突出大项目带动,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
起步区投资促进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起步区将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着力拓增量。瞄准氢能、储能、机器人、车路云空等重点方向,加大氢能物流车、九识智能制造中心等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全年力争引进济南二机床工业母机产业园等优质产业项目不少于40个。
确保博览园7月达到开园条件
示范区建设是起步区当前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2024年,起步区全面推动示范区开发建设,实现47个项目全面开工,投资纳统140亿元,建设框架全面拉开。电视塔、博物馆、科技馆等标志性建筑陆续启动,博览园5个单体建筑全部封顶。
今年,起步区将提速示范区建设,推进46个新建项目全面开工。加快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工程(博览园)建设,确保7月达到开园条件。加快文化园规划设计,一体开发打造鹊山龙湖片区。持续发力总部经济区,推动220米万豪酒店、天齐总部基地、山东高速产业园住宅项目开工建设;推动科研办公区融合发展,保障星泉汇、中新生命科学创新大厦全面开工,谋划建设国际生态港、国际数码港,打造中新合作示范标杆;推动示范区科创金融区破题起势,推动248米绿色金融大厦、方原实业总部基地开工建设,加快打造绿色金融新地标等。
按照计划,今年6月前,示范区将完成泉韵水街、鹊华中和苑、齐风鲁韵坊、泉城名士坊建设任务,7月底前开工国际生物创芯谷、9月底前开工方原总部大厦、10月底前开工绿色金融大厦。
推进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建设,中新未来公园力争9月开园
在对外合作方面,2024年,起步区谋划建设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挂牌成立中新(济南)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形成初步规划成果,加快推进21个合作项目,其中,星泉汇(标志性建筑)启动建设,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挂牌运行,雅遇公寓正式运营,新签约奥锐精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
今年,起步区将深化对新合作。加快系列规划编制,开展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规划提升工作、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加快合作项目建设。发挥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作用,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推进星泉汇等项目建设,力争中新未来公园9月开园。加快已签约及重点在谈项目落地。持续完善新加坡企业招商图谱和重点活动计划,逐一“登门招商”,持续做大合作基础盘。
加快黄河大道智慧隧道系统工程施工
今年,起步区将加速提升承载能力。
具体而言,起步区将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推进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宁津高速等重大工程建设,做好G220改线工作,有序推进岱北大道、鹊华东西路北延等58条、43公里道路建设,轨道七号线大科区间、科济区间力争实现双线贯通。
起步区将着力筑牢生态基底。完成大寺河、青宁沟等在建项目,有序推进生态工程,规划建设黄河游览步道起步区段,建成3处公园、2处共建花园、7公里绿道。
起步区将着力提升治理水平。加快建成“城市大脑”,汇聚政务数据、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不少于1500万条,落地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特色场景3个以上,加快黄河大道智慧隧道系统工程施工。
今年将完成805万平方米安置房交付任务
在民生领域,2024年,起步区民生设施加快建设。新建、续建教育项目17个。全年建成安置房238万平方米,组织回迁2.2万人,保障性租赁住房交付1万套。
在民生服务方面,去年起步区新增城镇就业3431人,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863人,服务比亚迪招工2.6万余人。累计发放各类险种养老金2.6亿元,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1.88亿元。
今年,起步区将完善公服配套设施。推进黄河体育中心“一场两馆”建设,5月底前运行大桥街道兰溪文体中心。深化住房保障体系,力争2025年1.3万余套租赁住房达到交付条件,实现在建租赁住房项目全部竣工。全面完成805万平方米安置房交付任务。推动教育医疗优质均衡,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成立教育事业发展中心,新建教育配套项目6个等。
按照“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三步走”战略,起步区今年正式进入“五年成形”之年,干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接下来,起步区将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成形起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