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州市滨城区聚焦筑牢网络空间安全屏障,建成全市首个群众身边的网络安全主题公园,大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走进位于黄河十三路的网络安全主题公园,在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公园打造了一条由网络安全知识区、网络文明素养区等组成的环形“知识步道”,成为公园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和“安全线”。人们在休闲散步之余,可以沉浸式学习网络安全知识。
滨城区坚持将网络安全教育重心下沉到基层社区,通过打造网络安全主题公园,激活了网络安全主题教育的“神经末梢”。该公园占地面积达16.52公顷,覆盖周边37个社区、5万余人,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休闲、运动和学习需求。自投入运营以来,每日游园人流2000余人次,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日常活动的聚集地,同时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零距离”“面对面”的网络安全体验空间。
“这些宣传牌设计得很生动,尤其是‘钓鱼邮件’和‘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例,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防护知识。”市民张先生指着公园内的宣传牌说道。公园在休闲健身广场的四个方位设置了“数据安全”“钓鱼邮件”“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四大领域的大型网络安全知识宣传牌,以直观、醒目的方式向群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此外,公园还特别设立了“E案说法”网络违法案例普法区,选取了发生在本地的7大领域网络违法案例,以“小切口”传递“大安全”,深化普法的震撼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对群众起到了强烈的警示教育作用。
为了让网络安全知识更加深入人心,公园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宣传栏文字宣传模式,通过网红打卡立体雕塑、网络知识制成的“花草牌”、视频与知识相结合的电子互动区、便民化的网络文明墙等形式,将网络安全知识立体化展现、互动化宣传,无形中播撒了网络安全的“种子”。
“孩子们特别喜欢这里的卡通形象和漫画,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学到网络安全知识。”带着孩子来游玩的王女士说道。公园特别聚焦青少年群体,设计制作了64幅网络安全知识漫画和滨州本地特色卡通形象,以更符合儿童的视角展现警示教育内容,让网络安全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时时在线”。
滨城区还注重网络安全知识在日常工作、生活场景中的实际运用,在“国家网络安全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依托网络安全主题公园常态化组织开展网络安全科普活动,增强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营造了“永不落幕”的网络安全宣传氛围。(吴志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