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一盘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的“科技与狠活”-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2/17 16:54:36
来源:爱济南客户端

盘一盘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的“科技与狠活”

字体:
  

  “今年趵突泉的花灯好高级啊,又给济南上大分了!”

  “很多花灯都是可以动的,让我很意外,体验感很好!”

  元宵节前后,不少游客兴致勃勃前往济南趵突泉,赶赴一年一度的花灯盛会,游玩途中发出这样的感叹。

  
  

  随着元宵赏灯客流进入高峰期,由济南文旅集团主办、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分行总冠名的济南市第四十四届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以更加瞩目的姿态,更加潮流的科技,在济南市民和各地游客心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老牌盛会全新升级,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赏灯盛宴。

  
  

  走进趵突泉的光影世界,游客们明显发现今年的花灯和往年大不相同。“今年很多花灯都会动,感觉在和我们打招呼,很有科技感,特别喜欢这样的设计。”一位游客这样说道。

  

  科技感满满,让花灯动起来

  本届灯会将花灯的机械转动和投影技术提质升级,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开发出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新“玩法”,比如“湖畔雨荷”灵动眨眼,“灵蛇宝宝”俏皮摆头,《灯火阑珊》的六边形大宫灯360°旋转……以往静态的花灯,在精密机械装置的驱动下“活”了起来,让传统形象变得鲜活生动。

  在趵突泉景区悠然轩东侧小路,《观鱼游》灯组扮靓道路两侧。游客漫步于廊道中,抬头可见红色锦鲤与蓝色祥云相映成趣,低头可见光影投射出的锦鲤在脚下游动,许多小朋友用脚踩在锦鲤图案上,沾沾好运气。

  

  本届灯会,济南文旅集团与全国灯会行业领先的自贡文旅合作,汇聚百余位顶尖灯艺工匠心血,匠心呈现每一处细节。自贡花灯讲究“形色声光动”,形要还原,色彩要鲜明,还要搭配相应的音乐、光效和动作。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加持下,花灯、泉水、园林交相辉映,传统的花灯造型与现代的光影技术完美结合,每一盏花灯都栩栩如生,仿佛有了生命。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在精雕细琢的工艺打磨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所描述的元宵赏灯的热闹情景,在趵突泉景区得到了完美地呈现。来自滨州的游客祝女士第三次来趵突泉逛花灯,她说:“今年的花灯会感觉很好看、很大气,让人眼前一亮。”

  

  首次搭配香氛系统,实现多感官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灯会还首次搭配香氛系统,让市民游客在漫步灯海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花香氛围,实现多重感官互动。《如梦令》《文瑞长廊》《玉洁冰清》《戏韵泉城》等多个灯组皆伴有“荷花”的芳香。

  

  漫步于花灯之间,视觉、听觉与嗅觉相互呼应,仿若穿越时空,真正置身于古人笔下的诗意园林。市民王女士今年第一次没回老家,而是留在济南过年,期间特意来趵突泉赏灯。“印象深刻的就是《如梦令》。一走进李清照那个花灯,香味扑鼻而来,科技感满满,特别好!”王女士表示,自己第一次见到能够“闻到味儿”的花灯,整趟下来视觉、嗅觉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感拉满,“科技感十足”。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在提升科技感的同时,济南文旅集团在本届灯会的打造过程中,还格外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精准呈现。位于井影泉水面的《手龙绣球》灯组,巨龙嘴巴开合之间,霸气风范尽显。手龙绣球灯起源于山东,是以手龙和绣球灯为道具,以武术和民艺相结合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花灯不但利用水面将龙、绣球与锦鲤吉祥物融合一体,展示出生命、活力与希望,也彰显了齐鲁大地的非遗文化魅力。

  

  《百戏陶俑》灯组,以济南博物馆镇馆之宝——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为原型,对人物进行创新设计,展现乐舞杂技形象,再现了当时风行市井的“百戏”在演出时的热闹场景。陶俑击鼓的动作让花灯更具动感,卡通形象让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以全新面貌示人,让文物“活起来”。

  

  趵突泉北门入口处的《戏韵泉城》灯组,可以说是“形色声光动”的集大成者,它以吕剧和山东梆子为灵感,以戏曲云肩为表达载体,色彩鲜艳,曲声悠扬,香氛浪漫,戏曲演员身姿绰约,充分展现出曲山艺海的文化之美。

  作为年俗文化的代表,天下第一泉迎春花灯会凝聚着泉城济南的独特文化魅力和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各种风格的花灯汇聚一堂,既体现着精雕细琢的细腻工艺,也有大胆创新的艺术构想。

  

  元宵节虽已结束,年味儿却并未散去。在这个新春,前往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赴一场花灯之约,在璀璨灯海中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开启新一年的美好篇章。(记者:赵一帆 通讯员:牛晓霞 图片:济南文旅集团旅开公司)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