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集中推介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现场签约项目投资额380亿-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2/20 16:39:11
来源:山东省水利厅

山东集中推介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现场签约项目投资额380亿

字体:

  2月17日,2025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项目推介会在济南举办。会议现场推介防洪提升、供水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三大类项目100个,总投资1303亿元;签约项目40个,投资额380亿元。

  249亿元、315.75亿元、380亿元,自2023年以来,山东连续三年举办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项目推介会,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充分激发市场投融资活力,签约项目投资额度持续攀升。2024年,山东实际利用金融和社会资本达到289亿元,由2022年全国跑名第12位跃升至全国第1位,再次跑出山东水利“加速度”。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也是吸引力。山东水利高度“吸睛”,背后正是得益于大刀阔斧深化投融资改革、持续优化投融资环境的不懈努力。一次次“走新”又“走心”的主动奔赴,一项项“提质”又“提效”的创新举措,让广大金融机构和企业近者悦、远者来,为推动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厚植投融资“沃土”。

  “山东现代水网建设基础良好、优势明显,高位推动有力度,规划引领有深度,基础扎实有厚度,建设投入有强度,治水需求有热度,政策供给有宽度,环境优化有温度。投资山东水网,就是投资未来。我们诚挚邀请广大金融机构、企业投资山东、共建水网,开启一场合作共赢的双向奔赴。”山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黄红光现场向参会企业发出合作邀请。

  高位推动有力度

  山东省委、省政府积极倡树“大水利观”,统筹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高规格召开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会议,建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水网建设工作推进机制,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推动力度、投入强度,引领山东水利一路向“高”跃升、向“强”迈进。

  规划引领有深度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山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方案及三年行动计划,坚持“纲、目、结”并举,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构建“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省级水网总体格局;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全面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的意见》,创新实施“水网+”行动,推动形成“三网四带”总体格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对现代水网深度“挖潜”。

  从点到线、连线成面,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做大更做实、求深亦求细。全省16市、所有县(市、区)全部完成水网规划编制,7个市级、10个县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引领带动,省市县三级水网统筹实施、有序衔接、循环畅通。一张“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畅通、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在齐鲁大地日渐清晰明了。

  基础扎实有厚度

  厚度,体现在一串串亮眼的水利数据:10项重大工程、52项重点引调水工程加速推进,省级水网长度突破7100公里,输水能力达到125亿立方米,覆盖范围达到86%;系统推进徒骇河等11条骨干河道治理,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长度651公里,实施125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5级以上堤防达标率提升到88%。

  厚度,彰显于一件件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举措:在全国首创省级水网运行调度中心,打造“全省一张网”特色调度模式;创新水价形成机制,推动胶东4市实现“同一口门同一水价”;创新水权交易机制,探索实施水权收储交易和“水源置换、价水分离”区域水权交易模式;构建“智水齐鲁”数字孪生体系,引领水利新质生产力。

  厚度,更熔铸于一项项沉甸甸、响当当的成绩与荣誉:水利部通报表扬2024年8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省区,山东成为全国唯一“大满贯”省份;在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山东第9次获得优秀等次;在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三峡后续工作)绩效评价中,山东均连续获得优秀等次。

  建设投入有强度

  405亿、550亿、682亿、748亿……自2021年以来,山东水利建设投资逐年跨上百亿级新台阶,2025年将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过去“大灾大投、小灾小投”的波动式投资态势得到根本性转变,水利建设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山东强度”也在大投入、大建设中屡次刷新,在大发展、大作为中持续升级。

  着眼全省,大干快上的水利建设热潮在齐鲁大地澎湃涌动:在德州,水利投资势头强劲,2025年确保完成82亿元,力争90亿元;在济宁,2025年谋划实施市级现代水网项目94个,计划完成投资90.79亿元;在泰安,精心谋划储备7个大类、161个重大水利项目,2025年及“十五五”期间初步搭建起超500亿元规模的水利建设大市场……

  治水需求有热度

  受制于特殊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影响,山东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严重水患与严重干旱并存,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缺水的山东如何“解渴”?如何长效破解“新老水”难题?如何推动水安全保障“提档升级”?

  一系列问题是挑战、是需求,更是机遇。山东深刻洞察危与机,主动把握时与势,将目光聚焦大兴水利建设,加快补齐水利设施短板,筑堤坝、修水库、建水厂、畅渠系,致力通过水系连通、库河联调实现水资源全域均衡配置,将缺水“难度”转变为治水“热度”。

  现代水网建设的攻坚号响彻齐鲁大地,目前山东在建、拟建大型水库有9座,总投资730多亿元,可新增库容12亿方,青岛官路、济南太平、临沂双堠等大型水库正加快建设,东平湖老湖区洪水相机南排工程全速推进,黄山水利枢纽、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等一项项“重磅工程”即将上马……“未来一段时期,山东水利将持续保持‘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五五’期间至少完成投资4000亿元以上。”黄红光对未来水利建设投资信心十足。

  政策供给有宽度

  科学有效的政策供给,是水利建设投资的有力支撑和保障。从国家层面看,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均加大对水利倾斜力度,国家“两重”项目支持范围扩大至大中型灌区、大中型引调水工程,为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提供长足支撑;从省级层面看,省级财政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省级及以上投资主体地位持续巩固。

  以政策“宽度”引领治水兴水上升新“高度”。省水利厅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及有关金融机构联合打造完善省级“政策工具箱”,积极推广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贷款贴息等政策落地达效,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水利工程,按照不超过贷款额的1%给予贴息补助,并积极探索各类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保险机制,让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锁入“保险箱”。

  环境优化有温度

  水利温度体现在保供水、惠民生、促发展的实事要事,也彰显于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提升行动中。从坚持“开门办水利”,到打造“水利会客厅”;从强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到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制+并联审批”;从持续提升涉水审批服务效能,到进一步健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山东着力提质效、塑优势、强内核,以透明高效、公平公正、健康向上的营商“微环境”,推动水利建设实现提速增效“大发展”。

  一项项举措贴心、暖心更走心。今年山东大力开展“改革攻坚年”活动,聚力推进“10+N”水利改革攻坚任务,下大气力啃好“硬骨头”,攻城拔寨、勇破藩篱,以改革“一池春水”,激活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我们将以本次推介会为契机,持续深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推动政银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力争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在推介会上的致辞是邀约、更是期许,是展望、更是鼓舞。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三年建设决胜之年,也是山东水利建设加力提速、再掀高潮的一年。山东将聚力改革攻坚,以昂扬奋进姿态,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深入推动水利投融资环境再优化、再提升,为塑造水利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强有力保障。(张永增 王丽娟)(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