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济南市莱芜区利和庄园内,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张水涛在农技专家“手把手”指导下,应用水肥一体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随着控制开关“咔”的一声,不到1分钟,10多个大棚的灌溉开关全部打开。“此项技术可省水省肥30%-40%,节约劳动力成本80%以上。”张水涛说。
初春时节,济南广袤的田野上活跃着一支农技推广服务团队,为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近年来,济南市农技推广部门坚决扛稳扛牢稳产保供主责主业,开展泉城农技“垄上行”和“农业绿色发展推进行动”,进一步推动农业向“新”而行、向“绿”而转。
同时,济南市聚力集成示范推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技术,探索实践农业绿色防控的新路径新模式。建立常态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制度,集成示范推广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建立玉米和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3万亩。在8个区县建设20个智能监测点,布设24套害虫性诱自动化监测仪系统和6套智能虫情测报灯,对主要农作物开展病虫害智能监测,助力基层监测网络整体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为扎实助推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提质增效行动,济南市通过精准覆盖夯基础、农企协同强服务、综合施策显成效多项举措,加强集成推广“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技术。2024年推广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面积28万亩次,粪肥还田10万亩,每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858万亩次、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新增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4.5万亩、总面积达到86万余亩,全市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32处。
按照“减肥、控药、洁田、修复、循环”集成技术路线,济南市还深入推进主要农业投入品减量绿色生产。目前,全市范围内建成了11个绿色农业示范区,打造了林下“畜-蚯-菇”、万亩蒜田清洁生产、农产品废弃物回收循环、生物分解绿色循环等富有区域特色的绿色农业方式。
2025年,济南市农技推广部门将依托泉城农技“垄上行”快车服务,加大技术指导培训力度,不断总结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新模式,推进科学施肥“三新”技术示范推广。开展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和集成推广,全市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