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泗水粉条“圈粉”背后的地瓜产业-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2/20 10:40:03
来源:齐鲁晚报

山东泗水粉条“圈粉”背后的地瓜产业

字体:

  小地瓜,大产业。这个蛇年春节,齐鲁传统食材“柳絮”牌红薯粉条成了胖东来超市无数顾客争相抢购的“明星”产品。这些粉条产自济宁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每日稳定供货12吨,几乎是“上架即售罄”。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家企业看似“其貌不扬”,却是国内甘薯精深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火爆,粉条还“出海”销往30多个国家,其中更是占据韩国粉条市场40%份额。

  如今,以龙头企业为链主,泗水甘薯产业形成了“种苗繁育、绿色种植、保鲜储存、精深加工、文化休闲”的全链条发展格局,小地瓜做成了助农增收、富民强县的大产业。据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的品牌价值及影响力研究报告显示,“泗水地瓜”品牌价值达到43.35亿元。

  红薯粉条

  畅销30多个国家

  “胖东来爆款红薯粉条,你尝了吗?”“这配料表太干净了,在胖东来买,吃得放心。”随着山东红薯粉条在胖东来超市热销,网友们陆续在社交媒体发文,引发新一波购买热潮。“最火的时候上架不久就被抢购一空,很久没看到这么高的人气了。”来胖东来为远方朋友采购粉条的周女士感叹。

  “今年是公司与胖东来合作的第4年。之前,胖东来多次来公司考察,对公司的粉条很满意。目前,双方的合作一直很愉快。”在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丰公司)销售经理陈红岩看来,胖东来之所以选择柳絮粉条,不只是看中了产品质量,更是因为利丰公司在品控上的严苛标准。胖东来强调“货真价实”,而利丰公司生产的柳絮粉条恰好符合这一点。

  2月上旬,记者走进利丰公司的仓储车间,晾晒成型的红薯粉条码放整齐,在墙边堆成一座座“小山丘”,场面颇为壮观。放眼望去,仓库里成百上千箱印着韩文、英文的粉条分区堆放,等待发车。“自春节后复工复产以来,我们8条生产线日产能160吨粉条,每日出货量稳定在120吨。这批粉条将在当日下午送往海关,出口韩国。”利丰公司董事长助理王学强说。

  除了胖东来,作为山东好品,利丰公司生产的柳絮粉条还直供北京、上海等地的餐饮企业。内销市场火爆,全球市场更红火。据不完全统计,该公司的粉条产品畅销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30余个国家,年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公司的粉条占韩国全国粉条及制品消费量的40%以上,与韩国的希杰、大象、华美等多家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年订单为主要合作方式,韩国的大小超市都在卖我们的粉条。”陈红岩说。

  好粉条是“种”出来的

  山东红薯粉条,为何能够“出圈”?泗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吕彩英认为,无外乎两个关键点:一是品质,二是创新。

  “好粉条是种出来的。”吕彩英说,泗水县甘薯种植历史悠久,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地下矿泉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洌甘甜,是甘薯种植的“黄金区域”。

  前些年,泗水甘薯优质专用型品种严重缺乏,甘薯淀粉含量、外观品质、鲜食品质等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泗水县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紧密合作,先后引进国内外100多个品种在泗水进行试验示范,最终筛选出了适宜泗水种植的高淀粉加工品种济薯25、优质鲜食品种济薯26,促进了全县甘薯品种的升级换代。“济薯25就是一个专门为粉条而生的品种,出粉率从常规品种的18%提高到23%以上,而且支链淀粉高、黏度高,做粉条零添加不断条。济薯26抗干旱,耐贫瘠,产量高,品质好,两大品种为泗水农民种植甘薯致富提供了坚实保障。”山东农科院甘薯专家王庆美研究员说。

  围绕两个主栽品种,泗水县建起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健康种薯种苗繁育供应技术体系。

  2007年,利丰公司买下济薯25、济紫薯1号的全国独家经营权,组建脱毒甘薯组培快繁中心、高标准智能扩繁温室、种薯繁育基地、种薯贮存库等,拥有了年供应30万亩脱毒甘薯种苗的生产能力。不仅如此,利丰公司还主打“统一繁种、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保底价回收”的四统一模式,每年供应约4亿株济薯25、济紫薯1号等品种的健康种苗,年订单回收面积8万-1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0万亩以上。

  天气回暖、气温上升,正是甘薯育苗的好时机。位于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的海波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年初六复工以来,就紧张忙碌地展开甘薯的种苗培育。育苗大棚内,工作人员深翻、育苗、剪苗,分工有序,种子在这温暖“家园”中萌芽、生长。

  “我们主要繁育济薯26、济薯33、西瓜红等市场热销品种。”合作社负责人庞海波说。2024年,合作社卖出了1亿多株优质甘薯苗,远销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合作社获利200多万元。

  如今,泗水县甘薯健康种苗呈集群式发展,拥有专业甘薯种苗公司及合作社10余家,不但可满足本县15万亩甘薯种植用苗,还可辐射全国60万亩种植用苗。

  智能化生产线全国领先

  在甘薯产业的魅力吸引下,在招商引资政策刺激下,越来越多的甘薯加工企业落户泗水。如今,泗水县36家甘薯精深加工企业呈集群式发展,年综合加工能力超过60万吨,成为全国薯类淀粉加工基地。

  “撸起袖子加油干!”走进泗水县银河淀粉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句提气的话。创立23年来,这家本土甘薯加工企业也经历了设备、技术不断革新的23年。企业一年加工鲜甘薯约3万吨,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年产甘薯淀粉3万吨、速冻粉条1万吨、手工粉皮3000吨,带动周边甘薯种植1万余亩。目前,除了正常生产粉皮、粉条、淀粉之外,该企业还即将上马甘薯饮料、鲜甘薯酒生产线。

  利丰公司在遵循传统工序的前提下,也先后多次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企业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我们公司建成了目前中国同行业单体面积最大、生产装备精良、生产工艺先进的智能化甘薯传统产品生产线。与以往相比,这条生产线省水、省电,还节省人工77%以上。”王学强说。当前,公司日加工甘薯4000吨,年加工精制淀粉12万吨、年加工粉条9万吨、年加工粉皮1万吨,年产值达10亿元。

  传统加工企业忙着转型的同时,泗水县正在茁壮成长的新晋企业也迎来发展的春天。

  清洗、削皮、切条、蒸熟、烘干、二次蒸熟、二次烘干……2月14日,济宁宏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鲜美可口的即食蜜薯正在紧张生产中。这家深藏乡间的小企业一天能生产3吨即食蜜薯成品、10吨速冻薯块。这两种产品,每隔两天就往外发货30吨,销往全国各地。

  “没想到我们的产品这么受欢迎。我们公司去年的订单量是往年的5-6倍,营业额有望突破500万元。”公司技术总监陈峰说。为保证品种纯度,企业自建了育苗大棚,专门培育网红甘薯种苗,然后卖给农户,再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甘薯。

  在中国甘薯深加工领域,利丰公司无论在地瓜加工技术、产量,还是销量方面,均可称得上地瓜行业的“头部企业”。

  做强做优甘薯产业

  2024年12月,泗水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验收,这是我省首个以甘薯产业为主题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国家级产业园。”吕彩英表示,产业园规划面积56.4万亩,包括杨柳镇、圣水峪镇等6个镇街和泗水经济开发区,涉及14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3.5万亩。园区以甘薯为主导产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超10万亩,甘薯保鲜储存能力43.9万吨,拥有甘薯产品30多个系列、50多个品种;园内25家企业建立了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

  聚焦一项产业,打造一个品牌,建设一处园区,贯通一条全产业链。近年来,泗水县把甘薯产业作为“一县一业”重点培育,形成了集“种苗繁育、绿色种植、保鲜储存、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把小地瓜做成了助农增收、富民强县的大产业。

  在品牌创建上,泗水县全力以赴推进甘薯品牌创建,“泗水地瓜”先后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好品山东”品牌名单,泗水县获评“中国生态地瓜(甘薯)名都”,“泗水地瓜”品牌价值达到62.53亿元。

  国家甘薯产业高科技产业园则集聚全国甘薯高科技要素,以甘薯全利用新型食品为主攻方向,生产甘薯脱毒、甘薯全粉、甘薯薯泥、甘薯糕点、甘薯代餐粉等新型食品。建成全国最先进的甘薯全利用实验室、中试基地、设备最先进的甘薯数字化保鲜库,推动甘薯产业发展和产品升级。

  “甘薯产业的生命力在于深加工,以此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泗水要在推动深加工上做足文章、做活文章,以甘薯精深加工产业链带动产业大发展。”泗水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张全庆表示,下步发展中,泗水县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开展甘薯健康种苗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规模化商品种苗生产基地。加快以“泗水地瓜”为主导的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力打造集甘薯新品种培育推广、甘薯传统食品生产、健康食品生产、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甘薯全产业链,建设甘薯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