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两级法院立足审判实践,挖掘文化资源,以现代化的审判理念推动司法品牌创建,打造出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具有济宁特色、彰显法治精神的司法品牌,以品牌培育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
立足实践
“在对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回访中,当事女孩以阳光、开朗、自信的样子出现在我面前,并且主动拥抱了我,让我禁不住湿了眼眶。”任城区人民法院法官耿新谈起办理的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时,仍难掩激动。
据了解,任城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综合审判庭集中审理辖区婚姻家庭、继承案件以及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总结出诉讼前端多元解纷、中端渐进化解、后端答疑回访的“三端工作法”,开展离婚承诺书、探望方案清晰化制度创新,积极联动社区、妇联、人大共同化解矛盾纠纷,擦亮家事审判“任和万家”和少年审判“法润青葵”两大司法品牌,实现了家事和少年审判司法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以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未成年人利益至上、情感修复、亲情弥合为特色的家事少年审判之路。
曲阜市人民法院打造“法治‘阜’能 助企攀登”品牌,助力涉企纠纷化解。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激活社会治理“一池春水”。无论是解一家事谋万家安,还是办理一案治理一域,济宁法院不断拓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广度与深度,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做实“抓前端、治未病”,让人民群众切实享有更多可触可感的司法获得感。
优化举措
“建议加大对农户、代办和采购商的普法力度”“希望法庭与企业常态化沟通,对企业经营及时提出风险预警”“建议法庭进一步靠前服务,发现问题及时在市场内解决”……在金乡县大蒜交易纠纷化解座谈会上,企业代表、行业协会、街道负责人齐聚一堂,对金乡县人民法院农产品交易纠纷审判法庭提出意见建议。
法院如何更好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金乡法院成立农产品交易纠纷审判法庭,把法庭建在市场里、建在产业上。创建“诚信源”调解室,与司法行政、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与大蒜协会、辣椒协会等行业组织畅通联络渠道,联动各方力量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让南四湖的湖水更清,天更蓝,是‘法润微湖’这一品牌不变的信念。”这是微山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法官们的共识。
2015年,微山法院揭牌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利用“公正号”审判船开展巡回审判、就地解纷,大力适用增殖放流、货币代偿等多元修复方式,研究制定关于服务保障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4条意见,完善环资司法执法联动机制,逐步实现环境资源审判机构、重点生态区域巡回审判机构、环境资源案件“三审合一”集中审理模式三个全覆盖,切实筑牢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屏障”。
在司法品牌创建引领下,一幅朝气蓬勃、水清岸绿、人和业兴的画卷在济宁市徐徐展开。
深融文化
济宁法院在品牌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为品牌注入精神动能。
嘉祥县人民法院纸坊法庭创设“和合司法·耕旅同兴”司法品牌,设立“孝为先”“亲和苑”调解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司法办案过程中,推行“话亲情、讲经典、释法理、解心结”四步调解法,将“啮指痛心”“曾子烹彘”等经典故事融入矛盾纠纷化解过程。2024年以来,嘉祥法院调解撤诉293件,促进当场履行、自动履行134件,调撤率52.60%,一审服判息诉率94.97%。
在梁山县人民法院执行事务中心大厅,30多面锦旗彰显出该院“梁剑执行”品牌建设的成效。该院创设“梁剑执行”品牌的过程中,突出事务集约和团队改革双轮驱动,设立执行事务中心,将执行立案、首次约谈、文书制发、电子送达、网络查控、委托执行等执行事务“一站式”办理;通过深化团队改革,构建协作高效、管理科学、程序顺畅的组织架构,推进时间跨度长的案件和新收案件分类、有序化办理。
“我们将努力打造更多数量、更高层次、更有影响的司法品牌,以品牌培育引导司法理念现代化,助推审判能力现代化。”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胜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