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上天、“蛟龙”下海、高铁飞驰,背后都离不开高端新材料。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底盘”,其创新能力及产业化规模与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青岛化工历史悠久。1919年中国第一家民族染料生产厂就诞生在青岛。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坐拥国家重要的综合性石化基地、国内轮胎主要产地,形成涵盖化工新材料、先进碳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领域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的青岛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在“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被赋予提质发展的新使命。
发力化工新材料、绿色橡胶、先进合金等产业方向,重点布局特种轮胎、特钢、非晶合金等细分赛道,推进高端炼化及深加工基地建设,青岛的目标是到2027年,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600亿元。
重构产业链
发挥领军企业优势,拉长、挖深、做精产业链,加速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化工新材料进军,是青岛进一步提升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单系列规模最大的正丁烷法顺酐装置于2024年8月底一次性开车成功,年产能力达20万吨,迈出“油转化”关键一步,下一步将围绕顺酐这一“路径产品”,拓展下游精细化工领域,探索可降解塑料、工程塑料、纤维以及新能源等创新方向。
海湾集团聚氯乙烯PVC鱼眼数量等关键指标优于世界顶尖生产商,实现对国外高端品牌的替代,成为海尔等家电龙头企业的首选;硅溶胶在国内高端催化剂市场上占据近七成份额;高纯液体硅酸钠已用于下游生产芯片抛光液原料……眼下,海湾深耕高端新材料和复合材料领域布局的年产量15万吨的环氧树脂项目正在建设攻坚,企业已经紧盯前沿需求,朝着环氧树脂高精尖领域应用方向开展高端牌号及新产品研发。
金能青岛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中丙烯、高性能聚丙烯、绿色炭黑、60万方洞库及其他公辅装置等已全部建成投产,形成丙烷脱氢制丙烯180万吨/年、聚丙烯135万吨/年、炭黑48万吨/年的生产格局。
掘金价值链高端,需要研发的突破,而中试是“从研到产”的关键环节。青岛正在通过项目的布局抓住这一环节,推动高端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在位于董家口的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新材料及绿色化工科创园中试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重点发展轻烃综合利用、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三大产业。截至目前,园区已储备盖科生物新材料项目、新型消失模铸造模型材料项目、低分子量聚苯醚项目、加氢法生产对苯二胺和1,3-丙二胺项目、聚酰亚胺新材料项目以及多所大学科研团队新材料项目等20余个中试项目,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入驻中试基地的中试项目将达30余个。
高端化工不仅“高”在产品之“新”,更体现在绿色低碳。以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董家口为例,园区正在成为循环产业项目的集聚区。
在惠城环保科技的FCC催化装置固废再生利用项目,工业废催化剂通过专业设备和工艺的磁选、酸溶、过滤洗涤、干燥等环节,能转化为再生平衡剂、硅粉等产品;金能化学将青岛特钢产生的煤焦油加工成炭黑,能直接提供给双星轮胎,生产的丙烯提供给海湾化学,海湾化学又为国橡中心、海力加等企业提供氢气、丙酮、苯乙烯、烧碱等生产原料……
放大研发优势
在日前国家公布的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中,青岛被列为轮胎产品试点城市。这从一个侧面印证着青岛在橡胶轮胎领域的引领实力。
9家A股上市轮胎企业,3家来自青岛。在青岛,橡胶轮胎产业已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化工橡胶原材料、信息软件、装备制造、生产工艺、轮胎产品、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国际营销网络到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成为中国橡胶轮胎行业重要的创新策源地。研发领域,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和领军企业建设的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轮胎行业科研技术与创新管理服务平台,拥有装备、研发、材料、轮胎、化工等十大业务板块,8个研究院、20个研究所、55个研究室以及4000多人的研发队伍。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急速崛起扩张,改写的不仅是汽车品牌竞争格局,也改变着轮胎的产品研发和商业逻辑。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整车重量、动力输出、扭矩、噪音表现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轮胎在抓地力、低噪音、耐磨性等方面有更加优良的表现。不仅如此,有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轮胎更换频率将较传统燃油车增加20%,在汽车后市场服务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
改变意味着新机遇。
探索颠覆式创新,赛轮打破橡胶轮胎行业“魔鬼三角”定律,依托全球首创的化学炼胶方法液相混炼技术,研发“液体黄金”轮胎,能在降低轮胎滚动阻力的同时,提升抗湿滑和耐磨性能;双星接连推出全球首创的“全防爆”轿车安全轮胎、环保省油的“稀土金”卡客车轮胎、高端定制化的新能源EV95轮胎等创新产品。
强大的创新能力,是青岛橡胶轮胎产业突出的比较优势。带着这样的底气,青岛正将目光聚焦特种轮胎——这一使用场景多样、工况复杂,对轮胎性能的创新要求更为苛刻的赛道。
在这一赛道上,森麒麟是中国首家突围国产航空轮胎的企业,进入中国商飞C909及C919培育供应商名录,是中国商飞ARJ21-700航空轮胎正式供应商。
北交所IPO申请已获受理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青岛泰凯英专用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也是特种轮胎行业的一匹黑马。在以国际轮胎品牌为主的矿业及建筑业轮胎市场,泰凯英的客户不仅包括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集团、徐工集团,还包括利勃海尔、杰西博、田野集团、马尼托瓦克、豪士科、安百拓等全球工程机械、起重机、消防机械、采矿设备领军品牌,海外业务收入占比70%以上。
以液体黄金技术为基础,赛轮自主研发的液体黄金冰雪轮胎WP81在欧盟冰抓性能测试中表现优异,冰抓性能超出法规标准26%,冰地制动距离相比国际一线品牌缩短了0.6米,冰地加速性能则提升了10%,破解冬季驾驶的难题。
卡位关键赛道
先进合金是青岛高端化工和新材料产业瞄准的重要突破方向,依托既有优势,青岛卡位的是特钢和非晶合金赛道。
在特钢赛道,青岛特钢正在成长为国内先进的高端线材生产基地,特钢钢帘线、胎圈钢丝用钢盘条、特种焊接用钢盘条、桥梁缆索用钢、弹簧扁钢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
落子中高端、研发优势产品,青岛特钢针对汽车轻量化趋势开发的高强弹簧扁钢新品,深受知名汽车厂商青睐;直径5.4毫米1960兆帕级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用风冷盘条突破强度极限,成功替代进口产品,并且还继续研发出2100兆帕级别,达到目前全世界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的顶级强度级别。
钢铁虽是一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钢铁行业不会再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下游行业的发展,催生着高性能、轻量化、长寿命、近终型、可循环等需求,为特钢赛道下一步的创新突破提供了方向。
被称为金属玻璃或液态金属的非晶合金,是青岛强势布局的另一个赛道。非晶合金兼具一般金属和玻璃的优异性能,具有低矫顽力、高导磁率、高电阻率、耐高温腐蚀和高韧性的特点。其下游应用都是当前产业结构变革下快速增长的新兴领域,包括电力配送、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新基建、核能电力、医疗以及航空航天等。
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形成非晶合金、纳米晶合金、磁合金粉末三大材料及其制品系列产品,非晶合金薄带的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覆盖50Hz至100MHz的全球电力装备、移动载荷电机、光伏、家电用功率电感、无线充电、消费电子用贴片电感等应用领域。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云路先进材料还在持续申请非晶合金带材的相关专利,加力行业前沿技术储备。(记者 杨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