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华源索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源索具”)生产车间,员工张远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偌大的生产车间里,他的工作伙伴只有3名机器人。
张远的岗位是锻造,将通红的金属块放在模型槽里,按下按钮,由设备压成相应的形状。再将锻造好的金属模型取出,放在身旁的托盘上。一旁等候的机器人精准取走,放在操作台,进入下一道工序——切边。
该条生产线是华源索具于今年正月初十刚刚投产的80KJ全自动数智全流程一体化绿色生产线。采用全自动上料与智能化感知加热在线控制系统,控制原材料加热温度,借助先进机器人技术,达成制坯、锻造、切边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实现热处理生产线与锻造生产线无缝连接。
华源索具总经理助理王波介绍,一开年,内贸、外贸订单就陆续来了,现在生产档期已经排到了六月份。这条全自动数智全流程一体化绿色生产线可帮助提升生产效率15%,节约用能40%。
今年,为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华源索具还将投资再建一条1600T高能螺旋智慧生产线,实现数字化关键零部件模锻—热处理过程的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及网络构架,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充分结合在一体。
而在日照美盛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扬这几天也在为上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忙碌。该企业主要从事马铃薯机械、红薯机械、药材机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沈扬表示,目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中位列全国前3,主要售往西北省份。就在前几天,40台马铃薯收获机已被秦皇岛的客户预定。春耕即将开始,农用机械设备采购热潮也会随之到来。
“订单量连年增长,上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也是为了通过提升焊接精度等工序改进产品质量,同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更多订单需求。”沈扬说。
开年赶订单,效率再提升。在日照市岚山区,不少企业为冲刺一季度业绩而使出“看家本领”,或拓展市场,或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效率。走进港口,这样的生产场景同样热火朝天。
“火车流程化作业线试运行后,刷新了火车单日作业量的纪录,比原纪录提升12.5%。”近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公司,生产调度中心副主任仲崇德介绍说。
在火车流程化作业现场,煤炭从装车楼的货物通道不间断流入车厢。随着列车缓慢移动,一节节车皮装满货物,即将运往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该装车楼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年设计疏港能力1500万吨,已经覆盖了铁矿、煤炭、铝矾土等多货种作业。岚山公司副经理徐现林表示,相比于汽车运输,火车运输成本低,运载量大,疏港效率高,有利于减少污染,提升港口竞争力。
据悉,日照港岚山公司7条铁路线中目前有2条是刚进入试运行的流程化作业线,可推动疏港能力提升50%以上,也为绿色港口建设注入更多动力。(记者 丁兆霞 通讯员 姚文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