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聊城市妇幼保健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一名患有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Rh阴性稀有血型的危重产妇小红(化名),在多学科团队无缝衔接的极速抢救中成功脱险,而且保住了子宫,凶险性前置胎盘与稀有血型的双重挑战被成功化解。
危重“熊猫血”产妇转诊
医疗团队紧急备战
2月17日上午,记者在聊城市妇幼保健院见到了产科主任张朝燕。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张朝燕仍然有些激动。她表示,这场抢救背后是多重死亡风险的叠加,虽然手术存在多重风险,但在医院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凶险性前置胎盘与稀有血型的双重挑战被成功化解。
“当天晚上9时30分左右,我们接到医院的通知,得知有一名胎盘早剥的产妇要从县人民医院转院到我们医院进行救治,我就立即从家里赶过来,带着我们科室里的两个一线二线值班大夫,就在急诊科等着这名产妇。”张朝燕介绍说,“与此同时,我们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已进入战备状态。”
凭借产妇两次剖宫产史+短期妊娠的关键信息,张朝燕提前预判了胎盘植入风险,在产妇抵达前1小时完成磁共振检查预约,为后续决策赢得宝贵时间。
医院输血科主任李永敬在接到Rh阴性B型血初诊信息后,立即启动三级备血机制。
“第一梯队调拨本院库存,第二梯队联络市中心血站,第三梯队向省血液中心报备。这种‘三保险’机制在发现患者为Rh阴性血型时发挥关键作用,最终通过紧急配合性输血方案,实现术中O型阴性红细胞的跨血型输注。”李永敬说。
多学科专家会诊
共商方案联动救治
产妇小红到达医院后,经检查得知其并非单纯胎盘早剥,而是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因其有两次剖宫产史,此次怀孕距第二次剖宫产不到一年,情况复杂。
为排查胎盘是否穿透子宫至膀胱,医院为其做了磁共振检查,并于次日早晨组织多学科会诊,泌尿外科、麻醉科、输血科、重症医学科、介入科等专家齐聚,医务科将其列为重大手术,分管院长高度重视。
术前,输血科李永敬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配血,为手术提供保障。
“手术过程极为凶险,胎盘覆盖面大,一划开子宫血液瞬间涌出,病人血压急速下降。关键时刻,麻醉科主任任怀敏团队全力保障,手术医生专注缝合。”张朝燕说,“术中出血达3000多毫升,好在输血科血液供应及时,整个手术历时两个多小时,产妇成功出手术室并转入监护室。”
即使术前已做了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压脉带阻断血运,当手术刀划开子宫的瞬间,胎盘剥离面弥漫性出血,出血汹涌,主刀医生采用子宫下段环形缝扎+背带式缝合复合止血技术,在宫颈提拉缝合、子宫局部多处捆绑、胎盘剥离面多处缝扎,最终保住子宫。
凝血障碍急性肺损伤
危重产妇成功救治
术后转入ICU的产妇小红面临凝血功能障碍和急性肺损伤双重危机。重症医学科刘延科主任团队结合血栓弹力图监测凝血指标,运用床旁超声等指导容量管理,结合稀有血型成分输血策略,72小时内输注红细胞9单位、血浆800毫升、冷沉淀20单位。同步进行的肺保护通气策略,避免了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术后第一天,患者病情平稳,我们与产科张主任一起查房后决定,将这名患者转回普通病房。”刘延科说。
医生们呼吁,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稀有血型库的支持,Rh阴性血在中国人群中占比不足0.3%,血源稀缺问题长期存在。鼓励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为更多危重患者提供生命保障。
此次救治,在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凶险性前置胎盘与稀有血型的双重挑战被成功化解,为母婴安全成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