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的汉代石刻文物。新华网发(侯新建 摄)
“汉画、汉风、汉魂——山东汉画像石艺术展”在山东博物馆展出,77件组(96件)汉代石刻文物中30件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展览通过石刻文物拓片、文物线图以及馆藏石刻文物数字化项目成果,深入解读山东汉画像石的千年学术史,让观众感受山东汉画像石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览分为“千秋——汉画像石”“守望——神道石刻”“追远——汉画祠堂”“未央——汉画墓室”四个部分,采用空间叙事的布展方式,按照汉代“神道、祠堂、墓室”的顺序布展。展览综合运用了多种数字化、沉浸式、场景化的新技术手段,配合灯光和环境亮化,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
山东汉画像石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这些画像石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是雕刻艺术的瑰宝,同时也为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出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济南长清孝堂山祠堂的相关史料。新华网发(侯新建 摄)
展区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了朱鲔石室画像石上宴饮的画面。新华网(侯新建 摄)
游客在展厅参观。新华网发(侯新建 摄)
游客通过点击触摸屏了解东汉西王母画像石的历史。新华网发(侯新建 摄)
游客在展厅参观。新华网发(侯新建 摄)
汉画像石展览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新华网发(侯新建 摄)
展览采用多种形式介绍汉画像石。新华网发(侯新建 摄)
展出的山东金乡县香城堌堆出土的西汉石椁侧板画像石。新华网发(侯新建 摄)
展览用数字化沉浸式的展示方式,让观众深度领略汉画像石的魅力。新华网发(侯新建 摄)
【纠错】 【责任编辑: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