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肥城经济开发区,66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林立的塔吊,轰鸣的机械,激情上演大干快上的火热场景。
“能量转换率75%,成本降幅超20%,创五项世界之最!”项目负责人王超手持施工图,话语中透着攻坚克难、战无不胜的锐气,挑大梁走在前,稳夺“首季开门红”的底气。
相较于2024年4月30日首次并网发电一次成功的中储国能山东肥城300MW示范电站项目,660MW项目在技术研发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项目团队新攻克了超临界蓄热蓄冷等4大“卡脖子”难题,该项目不仅系统单机功率最大,而且系统效率最高、系统性能最优、单位成本最低,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也最多。
就在不远处,中能建350MW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同步冲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首(台)套单机容量最大的35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年发电量可达4.6亿度。
“项目预计6月底实现首次并网发电,建成后,年营业收入约4亿元。”中能建山东泰安(肥城)35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总经理刘少勇说,项目将有效带动储能、储气产业发展。
凭借得天独厚的丰富盐穴资源,在“盐穴储能”领域持续深耕。目前,肥城市新型储能产业链重点推进的项目已达到22个,总投资额高达340亿元,构建起集制盐建穴、储能储气、储能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全部建成后,盐穴储能规模可达3480MW,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盐穴储能示范应用基地。
盐穴储能绿色崛起,锂电钠电向“新”发力。前不久,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下达2025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位于老城街道的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基础锂盐节能提质增效降碳智能化项目成功入选。“我们依托电机智能化的本体激励系统,就可激励磁场,提前预警开启自动保护功能,运行电流平均下降30%,能效由三级提升为一级。”瑞福锂业公司工程设备部总经理助理杨超说。
同时入选名单的还有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二十万吨锂电池物理法循环再生项目,据公司副总经理吴仲谋介绍,2024年丰融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建成投产,两条生产线每年分别能够处理1万吨各类锂电池和2万吨极片,均为省内首条、国内单线产能最大的物理拆解生产线。今年7月份,该公司计划扩大产能,新上20万吨废旧锂电池生产线,目前正在办理项目开工的前期手续。
目前,肥城市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共纳入企业137家,锂电新材料产业加速集聚、协同融合、纵深发展,千亿级“泰山锂谷”产业集群后劲十足。
相较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技术是一种新储能技术。近年来一直深耕钠离子电池材料与电芯技术的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终于在肥城蔚蓝科技产业园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去年1月,公司正式向用户交付全球首款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迈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重要一步。
眼下,位于肥城高新区的零壹肆公司正加紧建设世界首条10GWh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实现从核心材料到电芯一体化绿色制造。同在一个园区,世界首个万吨级单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制造项目也在快速推进,其产品作为全球性能最优的新型导电材料,打破了国际垄断。两个项目达产后,产值均将过百亿元。
作为泰安市打造千亿级“泰山锂谷”的重要板块,蔚蓝科技产业园已集聚了硕士、博士30余名,主攻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作为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全国布局的唯一中试基地,目前有中试项目18个,中试成果产业化在建项目2个。
盐穴储能和锂电钠电,双向奔赴,肥城火热的大项目建设托稳“开门红”。据了解,今年肥城将实施总投资544.2亿元的16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7亿元以上。(纪宗玉 张雷雷 师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