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李沧区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4/02 17:09:09
来源:大众日报

青岛市李沧区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

字体:

  3月27日,在青岛市李沧区工人文化宫西一楼的阳光禾木托育中心,16个月大的果果正跟着老师玩《小兔运蔬果》游戏,咯咯的笑声感染了整个教室。

  作为青岛市首个依托工人文化宫建设的职工子女托育机构,这里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更是李沧区探索普惠托育服务的缩影——工会、企业、托育机构三方联动,以每月2500元的普惠价格,为职工家庭提供全日托、早教和亲子课程,将“工会温度”转化为“育儿安心”。

  近年来,李沧区以“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创新破题0至3岁托育服务,构建起工会企业联动、社区托幼融合、医育深度结合的特色体系。目前全区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达324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2个。有两家机构入选全国百家爱心用人单位,位居全市前列。

  “牙细菌最怕认真刷牙的小朋友!”3月22日,青岛恒星托育中心的老师化身“白雪公主”,在社区广场上演情景剧。这场“我是小牙医”活动,让20组家庭在创意美术、角色扮演中掌握护齿知识。该机构打造的“幸福教养工程”,将托育服务延伸至社区场景:烹饪区教孩子制作果蔬沙拉,感统区训练平衡协调能力,混龄班促进社交发展。

  该托育中心主任蔡巧玉介绍,托育不是简单看护,而要构建成长支持系统。今年增设的乳儿班配备恒温冲奶器、尿布台等专业设备,满足6至12月龄宝宝特殊需求。通过走进8个社区开展亲子活动,机构成功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使300余家庭实现“楼下入托”。

  从全区60家托育机构3240个托位的数据版图,到每千人口4.2个托位的服务密度,李沧区用3年时间跑出了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加速度,目前已初步建成“15分钟托育服务圈”,越来越多的家长体验到“育娃暖”。

  在李沧区托育机构,儿童保健专家定期驻点已成常态。作为全市首创的“健康副园长”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托育机构“结对签约”,建立从疾病预防到生长发育评估的全周期健康管理网络,令不少家长多了一份安心:“孩子入托后体质明显增强,专业护理让双职工家庭少了后顾之忧。”

  从阳光禾木的“园长妈妈”拥抱式照护,到社区医院定期开展的健康评估;从企业园区的共享育儿空间,到手机端实时查看的宝宝成长档案,李沧区用系统思维编织的托育网络,不仅守护着“最柔软的群体”,更托举起年轻家庭“敢生愿育”的底气。

  托育服务的提质扩容从未止步。面对家长从“有人带娃”到“科学育娃”的需求升级,李沧区卫健局托育工作负责人坦言挑战仍在:“部分机构存在硬件设施待提升、师资流动性大等问题。”不少托育机构的工作人员面临“托育教师职业认定模糊、晋升通道狭窄”的困扰。这种人才困境折射出行业痛点:托育服务尚未脱离“高级家政”的认知窠臼,专业人才留不住、教培体系不完善制约着服务品质。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