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双向挂职交流机制推动校地企融合发展-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4/02 09:11:24
来源:济南市历城区融媒体中心

济南市历城区双向挂职交流机制推动校地企融合发展

字体:

  4月2日,济南市历城区召开干部人才双向挂职工作座谈会,选派32名干部人才双向挂职,融合政府、高校院所、金融机构三方力量,实现校地企“跨界”交流,变以往“单向挂职”为“双向奔赴”模式,推动人才互动和智力资源共享。

  此次挂职人员主要为历城区优秀年轻干部和来自山东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恒丰银行、齐鲁银行、莱商银行、济南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优秀人才,在挂职中重点锚定产业升级、乡村振兴、金融赋能三大主攻方向,积极引进项目、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以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助力历城区经济社会发展。

  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推动产业升级

  此次双向挂职交流中,历城区进一步深化同山东大学的协作,在巩固科技创新、产业应用、文化教育既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临港经济开发区、街道、区直部门以及区属国企平台与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药学院、考古学院等院系合作力度,通过干部人才资源的定向导入,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要素双向流动的新型校地协作生态。

  挂职交流将成为产才融合的纽带,把科研和智力资源引入历城,帮助分析未来技术趋势,指导优化区域发展布局,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在历城转化落地。

  专家赋能联农助农,促进乡村振兴

  按需匹配、精准解难是此次双向挂职交流的一大特点。为真正以挂职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历城区委组织部在解决各涉农街道共性需求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荷花路、港沟、彩石、唐王四大片区建设,针对辖区泉水草莓、方舱食用菌、种业等一批农业产业个性发展需求,与山东省农科院协作,通过资源共享、专家会诊等方式,给予历城区在特色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附加值拓展等方面的精准、专业指导,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双向挂职交流工作开展后,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专家将重点帮助唐王街道改良草莓、白菜品种,合作建设小麦中心实验基地;营养所专家将帮助港沟街道对香椿、山楂等“土特产”进行精深加工,提升品牌附加值;休闲所专家将帮助荷花路街道优化“水美乡村”规划,在农文旅、数字农业方面提供资源导入和技术支撑;经济作物所专家将帮助彩石街道优化中草药等经济作物种植模式;成果转化处专家将帮助城发集团探索建立专家智库,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农机所专家将帮助区农业农村局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政银互通精准发力,加快项目建设

  2024年,历城区金融业增加值64.84亿元,同比增长8.4%,该区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广阔发展空间为各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拓宽业务领域提供了优势资源。双向挂职交流将推动年轻干部深度参与金融项目运作、金融产品创新等关键工作环节,推动金融机构人才深入项目一线了解实际需要,精准制定融资方案,助力重点项目建设,切实解决政府与金融机构在信贷期限、额度和节奏错配,传统信贷与产业升级需求脱节等方面的难题。同时,还将在城市更新、新兴产业培育、农文旅融合、小微企业融资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化交流,实现金融机构与服务历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

  为保障双向挂职交流取得实效,历城区委组织部结合实际制定《历城区关于开展干部人才双向挂职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日常管理、挂职考核及纪律要求机制,真正打通共培养共提升链条,确保干部人才培养一体推进、融会贯通。

  下一步,历城区将定期组织挂职干部人才座谈会、调研活动等,按照“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务、全链条管理”的思路,用心、用情、全力保障双向挂职工作有效推进,让挂职干部人才大展拳脚、放手攻坚,以“互相成就”的双向挂职交流机制促进干部人才的全方位成长与融合,推动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在历城产业一线落地生根,以金融资源活水助力历城实体经济结出更多硕果。(完)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