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信,花不误。随着清明假期的到来,踏青郊游成为不少人的首选,从山东临清市区出发,驱车20余公里便可来到魏湾镇前张官营村中华海棠园,放眼望去,千余亩近二百个品种的海棠花竞相绽放,红肥绿瘦尽收眼底。
4月3日,以“海棠秘境 春潮临清”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华海棠园生态花海艺术节如期开幕。微风徐徐,花蕊飘香,粉墙黛瓦间,着一身汉服簪花游园,听一曲“棠腔京韵”的京剧、看一场哪吒上墙闹花海、体验一下花间大马戏和亲子游乐区项目、品一口地道的临清蒸碗和海棠炖鸡,再逛下文创市集和产品展销,好不惬意。据了解,仅活动当天就吸引2万余游客闻花而来,阡陌之间欢声笑语不断。
此次花海艺术节还同步启动了聊城市春季运河大集,以千亩海棠生态园为核心,联动临清贡砖、丁马甲鱼等特色产业,打造“花海经济+非遗经济+电商经济”三链融合模式。搭建“运河优品 魏湾尚礼”,冯庄粉皮、张牌瓜蒌、薛楼艾草等农特产品琳琅满目,既丰富游客体验,又为周边群众增收开辟新渠道。
“结合今年的非遗热和哪吒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爆,我们特别以‘非遗文化+生态文旅’双核驱动,实现从‘赏花打卡’到‘沉浸体验’的跨越式升级,同时结合同步举行的春季运河大集,专门布置了‘一村一品’特色展销台、海棠市集文创非遗等,为游客带来更多元、更新颖的游玩体验。”魏湾镇党委书记魏薇介绍说。
中华海棠园所在的前张官营村人口不足千人,村民多以传统农耕为生,曾经一度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为改变现状,魏湾镇政府结合当地村民原有的香椿种植优势,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土地等优惠政策,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苗木繁育、有机生态种植与养殖、科普教育等有机结合的海棠园。村民可以通过参与园区管理、摆摊等方式获取收入,实现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本次花海艺术节期间专门开通了临清市汽车站直达中华海棠园的“海棠花节旅游专线”,专线采用“直达景区+灵活停靠”的智慧运营模式,游客无需换乘即可从家门口直达花海,同时设置了800余个免费停车位、3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以及随时待命的医疗和消防保障人员。
以花海艺术节为契机,魏湾镇还打造了赏海棠花开、品丁马甲鱼、观钞关碑林、阅贡砖传承、游红色圣地、揽古运遗风全域文旅精品线路,推出了“游”在魏湾春季最美乡村旅游环线。此次活动预计拉动餐饮、民宿、农产品销售等消费超30万元,较去年增长38%。未来将继续延伸海棠深加工链条,开发果酒、精油等产品,推动“春花秋果”全季产业模式,让“海棠经济”四季常青。
近年来,临清市依托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优势,注重文化发掘、传承,推进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策划了中华海棠园、先锋“红谷”田园综合体、黄河故道桑黄之都、古沙洲黄河文化公园等乡村振兴类项目。扎实推进国棉1960·大运河文创产业园、临清运河钞关片区旅游服务提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等项目,不断完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智能讲解和标识系统等服务设施,充分发挥文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程源 赵立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