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农田两人管——走进济南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看智慧化春耕-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4/04 08:19:47
来源:新华社

万亩农田两人管——走进济南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看智慧化春耕

字体:

  一块智慧化大屏,实时变化的参数,科学清晰的图表,远程精准的操作……记者近日走进位于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看这里助力春耕的科技新手段。

  “现在屏幕上显示红色的位置就是缺水地块,哪块地需要浇水一目了然,方便我们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灌溉。”济南城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蕾指着屏幕上“北1-3”地块说,在下达灌溉指令之后,大田里的智能设备很快就会解决这一片区的缺水问题。

  “智慧大脑”的数据收集得益于像“触手”一样的传感器。在这万亩农田间,500多台(套)传感器正实时收集空气温度、土壤湿度、风速风向等对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的信息。济南城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管理部副主管王方介绍,这些传感器的分布和精度都有讲究,以土壤湿度举例,传感器分布在10公分、20公分和40公分三个不同的土层,以适应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从而做到精细化管理。

  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内的春耕景象。新华社记者张昕怡 摄

  站在示范区内的小路放眼望去,田里的麦苗生机勃发,交织成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布,绵延铺陈。王方介绍,良种是保障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示范区种植的主要是中麦578和鲁研951两个优质品种。同时,智慧化、精细化的管理也让示范区的冬小麦能以繁育种子为标准进行种植,成熟时的收购价格会比普通小麦高不少。

  记者注意到,田间鲜见人影,但有一台带轮子的银色钢架“大家伙”正在作业,每间隔几十秒就向前移动几寸。

  指针式喷灌机正在作业。新华社记者张昕怡 摄

  王方带记者走近观察,只见这台设备的钢架主横梁下等距悬挂许多根垂直喷头,正淅淅沥沥向外喷洒水雾,十分细密,离近才能看清。她介绍,这台设备是指针式喷灌机,它的灌溉方式就像下小雨一样,用水量少,农作物还能“喝”饱水,灌溉效率和节水能力都能兼顾。

  记者看到,这万亩田间不仅装备了指针式喷灌设备,平移式、卷盘式、地埋式喷灌以及浅埋式滴灌等设备一应俱全,这些大型设备还具备水肥一体化作业功能。工作人员只需从电脑或手机端发出指令,就能实现灌溉、追肥等作业,全程几乎不需要人从事重体力劳动。

  春灌是决定粮食增产减损的重要环节之一。记者了解到,当前示范区已完成智慧农业板块建设,可实现全维度数字环境监测,所有设备的监测数据都能通过5G网络汇总到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通过喷灌节水等技术的应用,示范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了0.9。

  目前,示范区的春耕如火如荼,在“智慧大脑”的指挥下,各类大型设备在田间对小麦进行追肥、返青水灌溉、杂草防治等管理。“有了智慧农业系统助力,运营这片万亩农田,只需要两人就够了。”杨蕾说。(记者张昕怡)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