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的威海奥文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一台台台式电动砂磨机正批量下线。作为台式砂磨机领域的“单项冠军”,奥文机电的产品已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三个月的订单已经全部满额。”副总经理陈彦明说。
奥文机电实现订单增长的底气来自于创新。企业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战略,瞄准“高精尖”,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智能化改造。“目前拥有5个省级研发平台,研发队伍110多人,占整个员工总数的13%。公司还建立了与山东大学、河北工大、哈工大、山东省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和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为未来的自主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彦明介绍,依托完善的研发体系,奥文机电每年推出50多款新产品和改型产品,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2024年底,奥文机电泰国厂区竣工,并于今年一季度正式投产,预计将有15款新品落地。陈彦明说:“2025年的目标是实现年产值增长20%。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加强泰国工厂的能力提升,为2028年产值15亿元的中期目标打下基础。”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贸环境,威海企业以核心技术突破与全产业链布局为支点,通过自主化研发、智能化升级,持续打开国际市场新空间,推动“威海造”在全球舞台发光发热。
不只是精密制造,威海企业还在新材料研发领域持续发力,瞄准全球市场,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位于南海新区的中硼科技(威海)有限公司从事碳化硼粉体及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创新研发已将产品体系扩展到80多个型号。为确保产品质量更优,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技术检测中心。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中硼科技不仅进入了国家核电供货体系,还打开了国际市场。
此前,中硼科技的原料全部依赖进口,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完善产业链条,中硼科技在新疆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4000吨陶瓷碳化硼项目,生产技术方案全部自主研发,眼下项目已经投产。有了稳定的原料供应。今年,企业将产能目标从1500吨提高到1800吨,年产值预计提升30%。此外,企业还投入600万元,与高校合作研发硼高端制品。未来,中硼科技计划在南海新区建设智能生产线,打通硼产业的最后一环,以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越来越多企业加速“出海”的背后,除了科技创新带来的核心竞争力,更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撑。今年,威海实施对外贸易促进计划,巩固日韩、欧美等传统市场,拓展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加力培育百亿级外贸骨干载体,扩大船舶、轮胎、打印机等重点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年初印发的《威海市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聚焦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外贸新动能、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等七个方面,推出35条惠企政策措施,助力进出口企业加速“出海”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