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助力游客轻松登泰山,数字电车开启4D黄河之旅,商旅平台串联起百亿消费版图……当齐鲁山水遇上黑科技,“好客山东”正以“文旅+科技”打破传统旅游的体验边界,打造出更多消费新场景。
机器人“进军”各大景区
“有了这个外骨骼机器人助爬,登山比平时省力多了,多玩了好几个景点。”4月1日,户外登山爱好者吕先生在沂蒙山银座天蒙景区体验了一把“爬山外挂神器”。该设备可穿戴在胯部和大腿处,通过电机驱动髋关节辅助发力,帮助游客轻松登山。
沂蒙山银座天蒙景区副总经理吴朋涛告诉记者,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享受爬山的乐趣及欣赏沿途美景,景区上线了外骨骼机器人的租赁业务,同时还推出“门票+设备租赁”智慧套餐,陆续有游客预约体验。
早在今年年初,泰山景区就首次投入试用了外骨骼机器人,不少尝鲜游客表示登山“如履平地”。据携程透露,智能助行外骨骼设备最高可降低30%登山体能消耗,延长游览时长1.5小时。对于山岳景区60岁以上的游客,设备可以打破年龄体能限制,助力更多中老年游客登顶。目前,携程正与山东意向景区对接,未来智能助行外骨骼设备有望进入更多山岳型景区。
机器人的身影不仅出现在山岳型景区,在郯城县醉东风乡村艺栈的未来田园艺术中心,前来研学的孩子们和机器狗互动玩耍,田园景色与未来科技的组合给游客带来新奇的体验。“考虑到景区元素的多元化,我们试图将科技元素融入游玩场景,引进了一批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同时还有一些VR、AR的体验项目。”山东文旅醉东风乡村艺栈副总经理郭钰说。
“文化+科技”带来沉浸式体验
“我们即将从遥远的巴颜喀拉山启程,飞越三江源那壮美的湿地,一起去看看黄河的起点。沿着黄河遇见海,我们最终抵达东营黄河入海口,看那漫天纷飞的鸟浪与海天共舞……”近日,在青岛市南区中山路“沿着黄河遇见海”数字化沉浸式电车里,游客秦女士体验了一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视觉盛宴。“不仅能看到沙漠绿洲、泰山、鸟浪、深海,座位还能随着场景颠簸震动,简直身临其境。”秦女士说。
这辆数字电车,在“发车”的瞬间就化身4D特效与AI算法相结合的“赛博影院”。除了16K环幕影像带来的沉浸式体验,真人NPC“电车车长”也会带领游客以角色叙事的方式融入剧情。项目负责人卢晖介绍,“沿着黄河遇见海”数字化展示项目历时一年多精心打造,目前已成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新地标。
近年来,山东多地文旅项目运用VR、AR等新技术,加大数字文旅新内容、新场景的创新。上个月,位于青岛的Wemake XR梵高数字艺术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体验馆分为MR大空间体验区、VR外设漫游体验区、数字艺术画廊区等区域,通过先进的XR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让观众与画中的元素进行互动。
在山东,通过科技手段,文旅资源得以更好地展示,游客能更好地感知和体验齐鲁文化。泰山脚下的“泰山神启”跨维数字体验馆运用场景融合、VR、裸眼3D等数字技术,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泰安的人文风情和民俗文化。在曲阜蓼河古街,通过前沿光影科技推出的沉浸式夜游《久仰曲阜》,全景式展现曲阜的历史文脉故事。记者了解到,蓼河古街全新打造的球幕影院,计划推出一系列新潮展示影片,巧妙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字科技,为游客带来独一无二的沉浸式观影体验。
计划发布全域文旅数字化共有服务云平台
如今,商旅出行已成为文旅消费市场的重要一环。根据中国旅游协会发布的商旅市场调研数据,近九成商旅人士表示会在出差闲暇时借机游览。
企业用户出差预订济南酒店时,系统自动推送“泉水宴”特色餐饮代金券;淄博差旅用户可获得海岱楼钟书阁文创产品专属折扣……浪潮基于大数据算法研发的商旅平台,未来有望将“商旅+消费+管理”的一站式差旅服务变为现实。
“除了酒店和餐饮,商旅出行也拉动了老字号、地理标识等当地旅游商品的消费。”山东浪潮智慧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俊昌介绍,浪潮商旅平台基于数智驱动的大数据底座能力,整合当地景区、酒店、餐饮、小交通等消费场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为商旅客户精准匹配一站式出行服务,实现“商旅+文旅”的跨界融合。
以大数据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浪潮的探索并不局限于商旅平台。据郝俊昌透露,近两个月内,浪潮计划发布山东省全域文旅数字化共有服务云平台,整合省内资源为文旅景区提供共性服务,解决其数字化需求。“通过数据资源的本地化应用,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助力山东文旅产业的发展。”郝俊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