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让婚姻始于爱归于“礼”-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4/16 16:40:24
来源: 大众日报

山东济宁:让婚姻始于爱归于“礼”

字体:

  以却扇礼、合卺礼、结发礼、执手礼作贯穿的周制婚礼;强调将宋代诗词、音乐、舞蹈、服饰等融入仪式的宋制婚礼;将庄重典雅作为基调核心的明制婚礼……4月9日上午,2025年济宁市新中式婚礼展示交流活动在嘉祥县举办。活动现场,各具风格的新中式婚礼犹如一本翻动着的史书,带人不断跳转于不同的年代。

  融入特色民俗,创新仪式环节,来自济宁各县(市、区)的13支展演队伍分别进行了新中式婚礼展示,从典雅庄重的三书六礼流程,到精美绝伦的凤冠霞帔,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倡树婚事新办的风尚指引。“为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我们把曾子的孝道文化融入了新中式婚礼,旨在提醒每一对新人都要注重孝道传承、明晰婚姻的责任。”嘉祥展演工作人员丁明刚说,随着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深化婚俗革新的推进,新中式婚礼已从研究、设计展示阶段进入到了百姓生活。

  3月30日,春风和煦、杨柳依依,8对新人在兖州区酒仙桥街道大禹公园举办了一场浪漫的中式集体婚礼。这场婚礼围绕“兖之有礼·双曜合璧”主题,创新性地突出了兖州端信文化特色,以李杜诗坛佳话为媒,以唐制婚礼风格为骨,策划并打造出了沉浸式、诗意化的婚礼场景。

  “比起西式婚典,中式婚礼更符合国人审美,仪式感和纪念意义也都更足。”说起加入这样一场集体婚礼的初衷,卢彦虎、冯文静这对新人直言,新时代,年轻人办婚礼不再比花销和排场,而更看重氛围感的营造。

  为让这场婚礼更具地方特色和纪念意义,主办方还创新设计了“诗树共植”环节,夫妻二人携手种下象征美好爱情和寓意家庭成长的苹果树,不仅将家庭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机结合,更以树木生长喻示“诗书传家”家风传承,李白与杜甫“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深厚情谊也与连理喜结的婚礼氛围巧妙融合在了一起。

  近年来,济宁市积极探索新礼仪改革,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围绕“师古而不泥古、通俗而不媚俗、简约而不减爱”的理念,创新推广“美而不奢、简而不陋”的新中式婚礼。一方面紧密贴合当代社会发展脉搏,梳理形成《现代中式婚礼流程方案》《现代学礼流程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形成有章可循的标准化流程;另一方面积极倡树节俭办礼、孝善为先等理念,以曲阜、梁山等为试点,在取得良好示范成效的基础上,推动新礼仪在全市各领域各阶层广泛传播与实践。其中,以结婚礼堂为依托,累计举办新中式婚礼、集体婚礼6000余场,8000余对新人参加活动。

  在汶上县汶上街道莲花湖村,村里不仅保留了传统的中式婚礼仪式,还融入了现代简约的设计理念,成了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理想婚礼”。“为了让中式婚礼在氛围足的前提下更省钱,村里不仅为新人们准备了免费的场地,花轿、婚服等都免费提供,一场婚礼下来,少说也能省上几千块。”莲花湖村村民张庆华告诉记者,见新中式婚礼喜庆又省钱,村民们都开始加入反对浪费、节约办礼的行动中,主动在深化婚俗革新的倡议书上签字承诺,精简宴席标准践行光盘行动等也纳入婚礼流程,为倡树婚事新办注入了移风易俗新力量。

  没有昂贵的聘礼和铺张的场面,看似“减法”的集体中式婚礼,却在不断为婚姻幸福“加码”。“我们梳理出了4大项、10小项现代中式婚礼流程,力求在各环节设计中,突出文化文明、家庭亲情、诗礼传家、家国情怀等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深度融合。”济宁市委宣传部文明实践科副科长吴静表示,济宁将不断推动完善现代新中式婚礼流程,推出一批新礼仪应用范式,让文明健康、喜庆祥和、简约适度的婚俗新风成为社会主流,真正让婚姻始于“爱”、文明归于“礼”。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