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锻炼全凭感觉,现在跟着大屏里的专家学动作,还能了解运动防护知识,太实用了!”近日,在聊城市人民广场晨练的张先生指着户外科普大屏说。当天,聊城市科协正式启动“15分钟科普圈·百屏公益联播”活动,覆盖全市社区、医院、商超等百处公共屏幕,将科学知识融入市民生活场景。
聊城市科协创新推出“云端聊普——科学每一步”本土科普品牌。项目聚焦农业技术、健康管理、科技文化三大领域,按季度策划主题内容:春季以“农技+腰椎防护”助力春耕,秋冬开展“骨健康筛查”服务慢病群体,科技文化周则面向青少年普及急救技能。市科协党组书记吴润昌表示:“要让市民在15分钟内触达科普资源,形成‘看得到、听得懂、用得上’的科学服务网络。”
活动首创虚拟科普大使“聊小科”,以聊城地标建筑光岳楼为原型设计卡通形象,通过方言配音拉近与市民距离。在“云端实验室”中,3D技术直观演示骨骼结构、农机操作原理,市民可直播互动。聊城鲁西骨科医院脊柱科主任吴修宾在“骨质疏松防治”直播中,结合案例解答30余条咨询,并配套开展“骨健康下乡义诊”。
科普宣传依托“百屏联播”线下阵地,在社区、医院设置科普角,市民扫码即可观看“防护健身操”短视频。线上通过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推出“案例化科普”:情景剧《奶奶的腰痛历险记》解析腰椎养护,动画《两分钟看懂膝关节置换》破除手术认知误区。目前,“科普大讲堂”栏目全网播放量突破10万次。(记者 赵立)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