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累计充电量突破200万千瓦时,全站单日充电量平均8108千瓦时,日均服务电动汽车265辆次,有效保障了起步区周边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需求,成为起步区出行不可或缺的“绿色能量棒”。
该站为于2024年8月1日建成,研发应用国内首套兆瓦级全液冷超充系统,落地国内首座储能式换电站,打造国内技术先进、场景丰富、要素齐全的车网互动示范站。位于济南起步区率先成形的崔寨片区,北侧为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产业园,西侧为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东侧则是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与山大二院、黄河体育中心等省级重点项目距离均在3公里范围内,且离居民区较近,大大提升了车主充电的便利性。
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徐可 摄)
该示范站建有车网互动区、零碳示范区、商业快充区和储能式换电站,共有各类充电车位123个、充电桩104台、自动驾驶充电宝1台、应急保电充电车1辆,已为6.6万辆次新能源汽车提供高效充换电服务。此外,在功能应用方面,示范站打造了充换电“五型”基地,分别是绿色低碳的战略型共建基地、电动出行的示范型推广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型试验基地、营配融合的综合型服务基地、育人育才的实训型教学基地,接待各级调研观摩交流活动100余场次,具有良好的示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济南起步区电动汽车保有量约1万辆,公共充电站13座,其中高速充电站4座,公交充电站3座、公用充电站6座,该区公共充电桩利用效率达到全省平均值2倍。预计到2030年,起步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将达到43%,规模超15万辆。
充电桩类型齐全,可满足多种类型车辆的充换电需求。(何延海 摄)
除了大家熟知的公用60千瓦的直流快充桩、家用7千瓦的交流充电桩外,该示范站还安装了全液冷超充桩、V2G充电桩、导轨式移动充电桩等,可满足不同类型的充电需求。智能检测桩可为新能源车提供电池检测等服务。
该站共有2套1200千瓦的全液冷超充系统。站内的液冷超充桩共有超充枪20支,单枪充电功率可达600千瓦,可为具备超充功能的新能源车带来极速的充电体验,充满100度电仅需10分钟。
V2G充电桩全称为Vehicle-to-Grid充电桩,可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充电、放电互动,具备配合电网“削峰平谷”的特殊功能。当电网负荷达到高峰时,新能源车放出的电可反送电网用作电力补充。全站104个充电桩均可实现功率调节,配合分布式光伏和储能设备,全站可调资源达10兆瓦。
除了通过有序充电、反向放电,示范站内的储能式换电站具备最高1000千瓦时的储能容量,同样可参与电网负荷调节。此外,在示范站内建设的400千瓦光伏设施、200千瓦/400千瓦时分布式储能系统,可实现全站建筑运营接近零碳排放。
自动驾驶充电宝,支持微信小程序呼叫,可自动行驶至指定车位,在充电高峰期为排队等待的车辆提供机动灵活的充电服务。(何延海 摄)
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72.3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车桩比达2.32:1。全省一季度全社会公共充电量10.37亿千瓦时,各类公共充电站2.47万座、充电桩117.16万台,其中,个人充电桩93.93万台。国网山东电力自营充电站4480座、充电桩2.61万台,一季度充电量达2.56亿千瓦时。已建设济南起步区、青岛薛家岛、济宁柳行等一批大型车网互动示范站,累计建设V2G充电站36座,充电终端198个,放电功率突破6兆瓦。(郭轶敏 张治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