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小小的他让5名患儿重获新生-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4/18 11:23:18
来源:齐鲁晚报

生命接力!小小的他让5名患儿重获新生

字体:

  4月17日下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手术室内,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悄然进行。5岁的凡凡因自身免疫性脑炎救治无效离世,父母含泪签署了器官及遗体捐献登记表,捐献了孩子的肝脏、肾脏、眼角膜及遗体。这场生命接力将让3名器官衰竭患儿重获新生、2名患儿重见光明,他的遗体也将为医学研究贡献力量,让医学界多了一份攻克顽疾的希望。

  突发重疾:

  从绘画“天才”到生命定格

  凡凡今年5岁,是山东德州齐河县人,上幼儿园中班。凡凡母亲至今仍清晰记得儿子发病那天的细节。“今年4月3日,他在幼儿园出去春游了一天,回来状态就不对,我以为他是累了。下午他还能喊‘妈妈’,可到晚上,他连‘爸爸妈妈’都喊不出来了。几天前他发过一次烧,可是明明都好了,突然就病重了……”凡凡母亲说着便红了眼眶。

  原本活泼开朗、乖巧懂事的孩子,从那天起,再未说过一句话。医院诊断显示,凡凡患的是罕见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情极其危重。尽管医院经过十多天全力救治,凡凡的病情仍未见好转。

  “他最爱画画了,也极具天赋,以前总说长大要当画家,画各种各样的故事。”凡凡母亲细数着儿子最爱的动画人物,“小猪佩奇、汪汪队、超级飞侠……特别是超级飞侠,凡凡最爱画勇敢的角色,他也是一个勇敢的小朋友。”凡凡父亲补充说,“他还是个要求完美的孩子,画的颜色涂得特别均匀。”话语间,母亲不禁落泪,嘶喊着:“我想让他活过来,我宁愿用我的命换他的命……”

  至暗抉择:

  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

  在孩子病情急剧恶化期间,凡凡父母经历了漫长而煎熬的心理斗争,在宣泄痛苦之时,终于寻到了一束生命延续的光亮。

  “我们问过医生无数次‘还有没有希望’,但每次答案都一样。”凡凡父亲说,直到了解到器官和遗体捐献,他们才从绝望中找到一丝慰藉,“虽然凡凡无法陪在我们身边,但他的生命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拯救更多的家庭”。

  “凡凡那么勇敢善良、乐于助人,如果他知道自己能救人,一定会点头的。”凡凡母亲说。父母二人在器官及遗体捐献登记表上缓缓地签了字,同意捐献凡凡的肝脏、肾脏和眼角膜。

  4月17日15时,凡凡的器官获取手术即将启动。父母将他最爱的超级飞侠轻轻地放在他的枕边,紧紧握着他的小手、小脚不舍放开。“儿子,加油!你最勇敢了。这么多人陪着你,不要害怕。你要记着,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的医护人员还特意为凡凡准备了向日葵,摆满了他的病床,并向这个5岁的孩童表示了深深的敬佩与感谢。

  医者仁心:

  以生命馈赠推动医学攀登

  随着器官获取手术顺利完成,5岁的凡凡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最后一份礼物。

  “凡凡的肾脏、肝脏和一对眼角膜将为3名器官衰竭患儿带去新生,让2名眼疾患儿重见光明。他的遗体将用于有关病症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是用大爱推动医学进步的典范。”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OPO办公室负责人赵春红说,“家属的信任与无私,是器官捐献工作最坚实的基石,我们对凡凡的父母表示深深感谢。”

  据悉,截至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已完成近200例器官移植。该院作为省内最早开展肾移植的单位之一,已完成肾移植手术3900余例,让许多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齐河县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婧文表示,凡凡是我县目前年龄最小的遗体器官捐献者,是我们齐河的骄傲。孩子的无私和家属的深明大义,让我们看到人性最闪耀的光辉,也凸显了大义齐河,大爱无疆的精神。每一次器官捐献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它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传递了人间的温暖。希望通过这样的事例,能让更多人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让更多生命在爱与希望中得以延续。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