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烟台市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建设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朝晖介绍了烟台市在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方面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烟台市在美丽建设过程中先行先试,为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纵深推进
当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污染防治攻坚稳步推进。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推动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全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88.3%,这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施水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行动,建立地表水环境管控一张图,省级以上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连续4年优于上级要求;严格落实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保持100%;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固本工程,强化陆源污染治理,近岸海域优良水体面积比例达到96.2%,省控以上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丰硕。烟台市四十里湾、龙口市龙口岸段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这也是继2023年度八角湾、长岛庙岛诸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案例之后,烟台再添美丽海湾殊荣。烟台市省级美丽幸福河湖数量达到42条。2024年,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山东昆嵛山站、山东银莲花养护观测站正式揭牌成立;新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处,总数达到22处,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先行先试
交出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在清洁能源领域实现了“六个第一”,即发出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和全球深远海漂浮式海上光伏发电,建成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实验项目,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居山东首位,海阳市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创新推进全域清洁供暖。万华工业余热清洁供暖项目一期已向黄渤海新区提供1000万平方米的清洁热源,二期将向芝罘区、福山区和莱山区提供5000余万平方米的清洁热源,进一步优化烟台市供热能源结构,满足清洁供暖需要。项目完成后每年节省标煤94.4万吨,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助力烟台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分区分类
建设各美其美“新画卷”
打造宜业宜游一流滨海岸线。贯通海韵广场至里蹦岛滨海慢行系统,打造滨海一线烟大示范段,建成烟大青春海岸、共创公园,完成黄海游乐城提升改造,加快世界设计公园建设、蓬莱西海岸国际旅游岛开发,启动太平湾水上运动中心建设,打造滨海文化旅游产业带,持续提升滨海一线文旅设施和服务水平。
全力打造葡萄酒文化名城。推出北纬37°葡萄海岸特色旅游线路,对烟台葡萄酒旅游资源进行重点推介,全方位提升烟台产区品牌形象。在市区增设葡萄酒元素,打造葡萄酒主题场景,集中展现亚洲唯一国际葡萄酒城的魅力形象。引导蓬莱丘山谷积极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高品质建设烟台核心产区;推动莱山瀑拉谷正式运营全产业链展示服务中心,打造葡萄酒乡村振兴休闲体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