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山东省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主题系列发布会第十二场,向社会介绍2025年淄博体育强市建设情况。几个数字格外亮眼:2024年,全市新建各类健身场地1055处;体育公园总数达28个,居全省首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57平方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越来越丰富的体育资源供给,让全民健身更便利、更普惠。
每逢周末,淄博市体育中心各个场馆里,来运动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足球场上,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正在进行。“快,防守,跟上……”张店区市民王建与队友们奔跑在球场上。
“周末场地格外抢手,得提前预约。”比赛结束,王建告诉记者,“我们单位有个足球爱好者微信群,虽然大家平时工作忙,但仍保持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比赛,既锻炼身体,又增进友情。像市体育中心这样的专业场地是我们的首选。”
记者了解到,淄博市体育中心不仅承办各种大型赛事,部分场馆也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其中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场地最受欢迎。去年,全市11个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健身群众约260万人次。
除了专业的体育场馆,社区“15分钟健身圈”让体育锻炼更触手可及。吃完早饭,淄博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傅山村的老人边丕銮便和老伙伴们来到村里的健身场锻炼,漫步机、仰卧板、太极揉推器等器材应有尽有。“我走5分钟就到健身场了,这里器材也多,方便得很。”边丕銮说。去年10月底,在淄博高新区教育和体育事业中心的支持下,傅山村对健身场里的运动器材进行了更新,让村民在家门口休闲锻炼更方便。
今年,淄博市继续聚焦群众健身需求,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发挥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作用,加强“体育+”等融合发展,完成《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目标任务,谋划制订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6—2030年);加快建设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智能健身器材等小型场地设施,开展“国球进社区”和“国球进公园”,推进健身步道和新建居住区配建体育设施落地落实,按照应开尽开原则,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以体育人从娃娃抓起,淄博市坚持体教融合,厚植青少年体育人才基础。去年,淄博市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规范引导体育类校外培训,6个单位被评为山东省五星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举办“奔跑吧,少年”青少年儿童主题健身活动1293项,共计90.12万余人次参与。今年,淄博市聚焦深化体教融合,着力提升青少年体育发展水平。开展中小学生游泳普及活动、冰雪运动普及活动;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打造空手道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市,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