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前5个月民营经济贡献全市6成多投资-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09 10:47:54
来源: 大众日报

青岛:前5个月民营经济贡献全市6成多投资

字体:

  6月27日,在第九个“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当天,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发布2025年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成绩单”。2025年1—5月数据显示,青岛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2.2%的投资、60%的税收、70.8%的进出口和89%的城镇新增就业。在经营主体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6%以上。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青岛市构建的系统性支持机制在强力支撑。4月23日,青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专项小组,41个市直部门和10个区(市)政府协同发力。

  作为全国首个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副省级城市,青岛市经过6年探索,已形成特色鲜明的“青岛模式”。这一模式的成效,显著体现在企业的蓬勃发展上。全市现已拥有19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4家隐形独角兽企业和17家独角兽企业,形成了“‘专精特新’企业壮大、瞪羚独角兽高跳快跑”的生态。

  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更是助力企业突破瓶颈、实现跃升的关键。在青岛高新区的实验室里,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研发团队正为突破性进展欣喜不已——他们研发的动物疫病分子诊断试剂盒技术水平领跑行业。但当团队准备扩大生产时,却遭遇资金困境:作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连传统贷款的授信门槛都难以触及。转机出现在青岛农商银行的一次走访中。青岛农商银行红岛支行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为其量身定制“高新贷2.0”方案,从平台申请到成功获批仅用72小时。如今,这家曾因“缺抵押”碰壁的企业,正带着“青岛智造”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展望下半年,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将重点抓好企业梯度培育、产业转型升级、要素协调供给、营商环境优化四大任务。用足用好中小企业数字化城市试点政策,持续开展融链固链行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通过聚力培优育强、提质增效、营造环境、统筹保障等四大方面28项重点任务攻坚突破,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高质量项目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