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济南市外贸顶住压力、稳中有升,彰显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外贸进出口总值1240.9亿元,全省排名第4位,同比(下同)增长25.9%,较全国、全省分别高23个百分点、19.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04.1亿元,增长16.7%;进口436.8亿元,增长47.3%。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济南市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最高,进出口增速在全省各市中列第3位,全省外贸增量占比达到23.2%。从各季度情况看,济南市外贸规模和增速逐季扩大,一季度进出口578.8亿元,增长22.8%;二季度进出口662.1亿元,增长28.8%。
7个区县增速高于全市整体水平。上半年,在济南市15个行政区县、功能区中,有11个区县保持正增长,其中市中区、章丘区、济阳区等7个区县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期,济南高新区外贸支撑作用明显,进出口673.4亿元,增长40.3%,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5.9%,拉动济南市外贸增长19.6个百分点。济南起步区进出口5.8亿元,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同比增速高达90.7%,增速在各区县中列首位,显现出后劲十足的发展潜力。
优势产品出口表现良好。上半年,济南市出口机电产品542.7亿元,增长20.7%,占同期济南市出口总值的67.5%;出口钢材46.4亿元,增长17.6%;出口纺织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47.3亿元,增长13.7%。新能源汽车作为“新三样”产品之一,出口规模大幅增长,出口值超过3亿元,增长3.5倍,占到了济南市“新三样”产品出口总值的76.9%。
机电产品、能矿产品进口带来新机遇。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为装备制造业注入强劲动力。受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带动,济南市机电产品、能源产品及金属矿砂进口增速较快,进口值分别为222.5亿元、95.3亿元,分别增长84.5%、26.5%,合计占到了进口总值的72.8%,拉动济南市进口增长41.1个百分点。此外,进口农产品42.6亿元,增长26.5%;进口纸浆17.9亿元,增长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