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津:多元举措铺就残疾人“家门口”就业路-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7/29 14:29:24
来源:宁津县委宣传部

山东宁津:多元举措铺就残疾人“家门口”就业路

字体:

  “这活儿是残联帮忙找的,签了合同,厂里给上保险,一个月四千多工资,挺好。”近日,笔者走进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舒优特健身器材公司的组装车间,来自津城街道孟千村的袁晓生(化名)正在组装健身器材配件。这是宁津县助力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宁津县创新“公益性+市场化”运营方式,探索“残联推动、公益岗开发、企业融入、残疾人参与”就业模式,在城区范围内打造25处“便民爱心小屋”,促进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

  以“小屋”为枢纽,宁津县推出多项精准服务举措。“小屋+企业拓岗”,通过发放宣传单、绘制黑板报等形式向社区残疾人发布招聘信息,采集求职意向,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与残疾人从业意向,促进企业与残疾人的双向奔赴。今年以来,县残联走访11家企业,深入交流用工需求,成功拓展23个残疾人就业岗位;完成13家企业31名残疾人的就业保障金年审工作;2025年已精准对接8名应届残疾人大学生,提供专业就业咨询服务。同时,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开设电商直播、中西式面点制作等多个门类的职业技能培训3次,培训93人。积极推荐5名残疾人参加德州市“技能兴德”残疾人技能大赛获得优秀奖,为残疾人就业赋能增效。

  “小屋+创业帮扶”,助力残疾人创业产品走出深巷,代销“爱德阳光”助残实训基地的“爱心馒头”、市创业标兵张立成的木工产品“宝宝生肖凳”等产品,拓宽其销路。“小屋+爱心助农”,链接本地或周边县区采购的农产品,经线上团购后在“爱心小屋”领取。“小屋+志愿助残”,整合义工联盟等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力量,以“便民爱心小屋”为据点,为残疾人营造“温馨之家”。今年以来,依托“爱心小屋”联合医院等公益组织开展义诊活动16次。

  从技能提升到岗位对接,从创业扶持到生活服务,宁津县用多元举措织密残疾人就业保障网,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活出精彩人生。(杜鹏 王雅婷)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