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山东省潍坊市召开媒体推介官、行业推介官、网络推介官座谈会,推介官们齐聚一堂,凝心聚力,为“更好潍坊”建设打call。
潍坊在山东发展格局中地位显著,其特色可概括为“4321”:GDP总量位居山东第四,2024年达8203.2亿元;存贷款余额居山东第三,是全国第十二个“双过万亿”的地级市;工业规模列山东第二,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和产值双双突破1.2万亿元;农业实力稳居山东第一。
潍坊市委书记刘运在座谈会上表示:“潍坊是一座‘宝藏’城市,我也是潍坊的推介官,我们一起努力讲好潍坊故事。”
这座“宝藏”城市正寻求更大力度地对外推介,让更多人了解“更好潍坊”,体验其“最美人间烟火气”。组建媒体推介官、行业推介官、网络推介官三支队伍,正是潍坊打破传统宣传边界、融合“官方+民间”“专业+跨界”力量的创新尝试,旨在重塑城市叙事方式,打出全新传播组合拳。
潍坊市选拔优秀青年编辑记者组建了媒体推介官队伍。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深度报道记者石莹在座谈会上表示:“扎根潍坊这座新闻富矿,我们不仅是记录者,更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我们真切感受到,新闻是城市发展的珍贵底稿。”
座谈会场外,卫健、海渔、农业、文旅、教育、工信、交通运输等行业推介官分别设立了展台。“欢迎参观万亿制造市潍坊工业成果展。”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员刘钰源用“十链成群、百优名品、千企成峰、万亿规模”生动描绘了潍坊工业的硬核实力。
潍坊市委宣传部办公室科员孙硕,这名来自枣庄的“新潍坊人”,正作为行业推介官热情宣传潍坊。她分享了在V超联赛开幕战拍摄时,因酷热中暑,被素不相识的市民递上冰水的暖心经历:“潍坊的‘暖’,就在身边。我已把潍坊当作家乡,愿用热爱记录潍坊故事,把朋友圈变成宣传窗口。”
以警营开放日为例,潍坊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刘颖展示了“流量”变“留量”的成效:网红警犬“福仔”由此出圈,活动举办地谷德广场客流量增长50%、营业额增长17%;泰华广场六一专场客流和营业额同比增幅均接近190%。警营开放日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商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网络自媒体善用“小故事”“小切口”和“平凡人”的亲和叙事方式,获得网友关注和流量。“@山东大波浪”的创作者左苗苗是一个每天在潍坊街头巷尾寻找好味道的美食博主,很多人问她为什么专注拍美食,在她看来,一个肉火烧能看到潍坊人的实在,朝天锅里能飘出城市的烟火气,美食是潍坊最接地气的城市说明书。“今后我将继续发挥所长,借助网络平台努力做好每一条视频,把视频的流量变为外地游客来潍坊的增量。”左苗苗说。
三支推介官队伍组建后,潍坊宣传系统积极挖掘青年人的活力与创造力,通过培训、采风、演讲比赛等方式赋能。推介官们已累计发布100多期视频,并参与新青年音乐节、啤酒畅享节等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为“更好潍坊”全网打call。当专业能力、流量思维与媒体资源高效协同,潍坊的城市之声必将传得更远、更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