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山东德州天衢新区依托16个社区文化书院,采用资源共享方式,联动辖区学校、培训机构等11家单位,构建基础看护、奥莱研学、红色教育、趣味运动等多元融合的公益托管模式,筑起暑期爱心港。截至目前,已开设公益课堂100余班次,托管少年儿童1130人。暑期公益托管班既让家长安心上班、让孩子快乐成长,也在助力社区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长河街道尚德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夏令营——公益托管班很受青睐。夏令营设置了街舞、非洲鼓、课业辅导、体能拓展等课程。“我和丈夫都上班,老人都在外地老家,每到放假就发愁。自从社区开了公益托管班,我就把孩子送到了这里,非常满意。”学生家长刘丽告诉记者。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公益托管点辐射周边1公里内的居民家庭,将有带娃需求的家庭牢牢“兜住”,实现了让家长安心上班、让孩子快乐成长。
“服务不仅要‘近’,更要体现社区服务的‘暖’。”天衢新区文明办主任董运介绍,每个公益托管点都配备了社区工作人员,每日开展安全巡查,并配备应急药箱、消防器材等物资。
托管点设在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让这些空间从“办公场地”变成了“民生驿站”。居民因孩子托管频繁走进党群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多了,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也高了。宋官屯街道金河社区的4名家长因此变身志愿者,加入了社区巡逻队。“孩子在社区受照顾,我们也想为社区出份力。”这种“服务换信任、信任促参与”的良性循环,让社区成为凝聚人心的“大家庭”。
暑假期间,天衢新区许多大学生纷纷参与社区托管服务。“大家看,这就是泡泡龙实验的操作步骤,接下来想参加实验的同学请举手……”日前,在袁桥镇袁桥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烟台大学学生志愿者程文志正在教孩子们做实验。这个暑期,他当起了“孩子王”,利用专业特长,带孩子做趣味实验,组织“跳蚤市场”售卖二手闲置物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书香氤氲,让文化书院成为孩子们的“知识充电站”。
“暑期公益托管服务,融合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新理念,同时还助力基层议事、矛盾化解。”天衢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王涛表示,“会进一步丰富供给,拓展思路,持续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