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建设文化书院 赋能基层治理-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8/14 16:43:15
来源: 大众日报

济南市天桥区:建设文化书院 赋能基层治理

字体:

  文化书院是厚植基层文化底蕴、赓续城市文脉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深入推动文化书院建设,街道社区积极响应,创新实践,涌现出“西望里”“康成里 幸福号”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书院,共同构建起基层治理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8月8日下午,南村街道西区社区文化书院内,播放着《鸡毛信》红色主题教育电影,20多名小学生都在目不转睛、饶有兴致地观看。

  “这是文化书院开设的‘西望里·趣时光’暑期公益课堂,涵盖写作、科普知识讲座、红色电影展播、好书分享会等内容,主要是解决社区居民及新就业群体暑期‘带娃难’问题。”西区社区党委书记田象霞介绍。今年以来,社区以“西望里”品牌建设作为文化书院建设的突破口,让文化活动成为情感连接的纽带。

  南村街道西区社区还对“西望里”文化书院进行空间重构,划分图书室、舞蹈室等10余个功能区域,使服务场地利用率提升40%,构建起“一处建设、多方使用”的共享阵地。

  “西望里”是天桥区以阵地建设为切入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公园等辖区及周边各类阵地资源,打造文化书院的一个缩影。

  步入宝华街街道康成花园社区文化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火车造型的LOGO。“我们深挖地域文化特色与实践需求,设计了‘康成号·幸福里’文化书院品牌。”康成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韦双双介绍。社区着力构建具象化IP文化品牌体系,通过多元符号构建文化与情感的共鸣,让品牌更具感染力与传播力。

  依托“康成号·幸福里”IP品牌,康成花园社区整合了15处功能空间,包括非遗工坊、红色影院等,实现了一站式文化服务;联动30余家共建单位,培育19支文艺团队,注册志愿者260余人,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文化服务格局;构建起“银龄学堂+青年夜校+成长驿站”三维体系,开设课程140余次,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文化需求。

  在天桥区,像康成花园社区通过“一院一品”特色品牌建设,因地制宜探索文化书院发展模式的不在少数。如无影山街道翡翠郡社区文化书院以重汽工业遗产为依托,创新“活态保护+场景体验”模式,开发工业研学、非遗工坊等系列课程,让居民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文化归属感。

  “通过空间重构、资源整合与治理创新,文化书院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空间,更成为赋能基层治理的‘软实力’。”天桥区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谷亚说,该区将持续推动文化书院品牌化建设、项目化运营,让优质文化资源浸润社区、凝聚治理共识。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